時尚消費者

“每個人對龐克(Punk)的解讀及詮釋方式不盡相同,雜亂及失控是唯一的共通點”


陳加菲

2018-3-30

最希望回歸的風潮

以現今的居住環境、政治社會型態,多數人對於薪資工作條件的不滿、居住環境日益惡劣的無奈,對生活產生抱怨,對政府的政策心生不解,進而發生學運、街頭抗爭……..等等事件。這讓我想起了70年代的龐克(Punk)風潮,那個「做自己」的時代。

 

A post shared by Punk (@lifestylepunk) on

↑誇張的髮型式龐克風潮中的經典

我最希望看到回歸的是70年代的龐克(Punk)風潮。龐克(Punk)文化起於一種混亂、無序、粗野、原始的音樂形式,目的是表達對當時社會、現實不滿的反叛訴求,「渴望被注意」以及與所有制度與權威對抗的態度。後來進而擴展影響到思想、時尚、社會、文化等層面,形成一股龐克風潮,也演變成為流行時尚的一部份。

 

A post shared by @70spunk on

龐克(Punk)文化代表是一種對生活的不滿,一種叛逆不羈,一種對社會傳遞的訊息,也就是,不是所有人都過得很好,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它呈現出來的混亂、無政府及反叛,通常都圍繞在性和政治議題上,創造讓人感到震驚、挑釁和衝突的形象,以達到充滿敵意,讓人感到不安和威脅的宗旨。但每個人對龐克(Punk)的解讀及詮釋方式不盡相同,雜亂及失控是唯一的共通點。

龐克(Punk)不只是短暫的少年叛逆或者搞酷行動,它的影響力超乎想像,且背後的文化涵養更是不容小覷。它透過音樂、藝術、時尚表達一種生活概念,粗獷優雅、風格多樣,表露出叛逆不羈的心理與特殊衝突性的打扮風格。提到龐克(Punk),無非就要提到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她獨有叛逆顛覆的設計風格,全然不受世俗眼光的綑綁,詮釋了龐克「混亂美學」的典範。

↑Vivienne Westwood每一季的作品都融入了龐克元素

龐克的衝突打扮(Confrontation dressing),在Vivienne Westwood的設計元素中大放異彩,黑、白、為主要色系,採用華麗搖滾、飛車黨、SM……等元素,結合豹紋、格子、斑馬紋及英國國旗等英式傳統元素,再用現成物件「創舊」(détournement),將舊衣服重新穿上,運用撕裂拉扯的破碎效果,別上許多別針,最後再搭配一頂優雅的黑色紳士帽,就是這樣不協調的矛盾感,卻反而讓人感受到無比創意。以上進而帶動倫敦街頭的流行文化,其實龐克(Punk)一直是街頭流行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

↑近年來,當紅的choker也是來自龐克風潮。

仔細研究龐克(Punk)流行元素,拉鍊、別針、釘釦、不對稱、金屬鏈、破洞、撕裂破爛等細節,藉以表示反叛、創舊和DIY(Do It Yourself)結合出獨一無二的造型,成為龐克(Punk)時尚最鮮明的標記。龐克(Punk)風潮下的裝扮靈感多是運用現有的舊服裝,重新組合使它產生不同的意義,藉由其他次文化族群的裝扮,加以拼貼、重組以造就出所謂的龐克(Punk)風格。而這種「Do It Yourself」的氛圍,是龐克(Punk)文化留給世人最重要且不可取代的影響。

 

A post shared by @70spunk on

↑拉鍊、別針、釘釦不僅運用在衣服,也可是龐克風格中的配件。

時代越是進步,我們越是習慣快速得到答案並遵循。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越快能得到的資訊,反而更應該好好咀嚼資訊背後的真實性及意義。龐克(Punk)文化是一種引導並驅動生活的概念,透過音樂、藝術、服裝,以及個人的創造力來表達,並支撐實現這個觀念。就是這種「Do It Yourself」的信念,為自己思考、做自己、,不要只是讓社會來告訴你、,創造自己的法則、過自己的日子。所以我期待著70年代的龐克(Punk)風潮叛逆回歸。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