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dy Boys定義了青年形象不一定需要被認定為美,即使只是把它當作即興與自由來追求也行,像每個懷抱夢想等候機會的人那樣,一種想早日獨立、自成氣候的躁動,驅動著本能爆發而出。
事情從此進入高潮。當1953年9月23日英國的《Daily Express》在頭版標題,用Teddy Boys取代了The Edwardians(做愛德華七世時代打扮的人),街上的孩子已不僅能憑著衣裝認出彼此,它們既不是teenagers也不是成人的身分,在階級森嚴的英國,劃出一個新的領域。Teddy Boys被視為歷史上第一個青年次文化運動,如接受贈勳般得到了響亮的名字。
歷史並不是發明,歷史只是發現
早期風格永遠是很重要的,才能給後繼者留下足夠繼承、改寫的風格。即使青年作為每個時代的夢遊者,總是躲避一切困擾作為對理想生活的反擊,偶爾的探索之後,再把回歸中產階級利益視為成年的明證。但Teddy Boys還留下別的東西,他們定義了青年形象不一定需要被認定為美,即使只是把它當作即興與自由來追求也行,像每個懷抱夢想等候機會的人那樣,一種想早日獨立、自成氣候的躁動,驅動著本能爆發而出。
二次大戰剛結束的四零年代末,倫敦仍躺在被德軍轟炸後的瓦礫廢墟中,百業待興。為了走出大戰時期的陰霾,當時歐洲訂製男裝聖地—倫敦的Savile Row裁縫街,Hardy Amies、Huntsman和Anderson & Sheppard幾家名店,不約而同的打算復興愛德華七世時代的風尚,讓上流階級重溫大英帝國的餘暉。
↑會選上愛德華七世,無非是因為他的縱情任性,實際上,好美酒、飲食、華服的愛德華七世身形矮壯,並不算十分標誌。
母后維多利亞女皇嫌棄他的平庸資質和懶散脾氣,性情暴躁又風流多情,以致他長期備位,毫無實權。用基本的存在處境來描述,他是養在宮中最純粹無用的奢華。在戰後所有價值重建之時,回首過去的生命至最細微末節之處,你會發現,在國家與死亡面前,人沒有權力隱藏任何事物,因此擁有如愛德華七世這樣秘密的個人生活,成為人類重建價值時最主要的行動。
新時尚揚棄戰時物資緊縮時期的粗毛呢與樸實剪裁,而以長至大腿中央,用料奢侈如袍狀的雙排釦外套,配上設計奇特的大翻蓋口袋,細緻的搭上短馬甲,高腰合身的七分褲或可調整腰圍的錐形褲等,Savile Row颳起了一陣Neo Edwardian新愛德華式貴族風格。
↑1950年代的訂製西服,吹起了仿古的Neo Edwardian新愛德華式貴族風格。
除了上流階層,手頭有閒錢的人還包含了在戰時做黑市買賣的地下商人,英國人稱之為Spivs,他們必須衣冠楚楚的向權力尋求機會,卻又靈巧的在街頭與警察的抗爭裡迂迴。倫敦下雨的日子,空氣中的水分稍微包裹了瀰漫的霧霾,Spivs打破了秩序來到街頭提供就業機會,他們撫過許多走投無路的人的髮鬢,也將新時尚帶到階級的接壤之處,在Elephant and Castle的街口集結,在夏天潮濕的夜晚喝得爛醉,這些都只是每日例行公事
↑要了解Spivs的形象,可以參考 2015年英國的真實gangsters改編電影《Legend 金牌黑幫》,主角就是橫掃五、六零年代,以東倫敦起家的著名黑幫老大克雷兄弟Kray Twins,但注意,電影中的小弟們才是Spivs,更不乏大量的Neo Edwardian、Dandy和Teddy Boys服飾細節。
充滿曖昧性與包容,倫敦讓一切變得可能
倫敦就像這世界,它不好也不壞,它就是一個存在,既有體面的菁英,更有工人階級和外來移民。於是當進入五零年代,那些戰場上未亡的戰士、失去父親的男孩們,和一群主要是東倫敦的愛爾蘭移民青年勞工,在忍耐戰爭、悲劇和貧困之後,急於強悍的建立形象,也學習到以外表壯大聲勢的效益。如同以想像力作為防禦真相的盾牌,帶著遊戲的本質,他們打算用有限的工資重新演繹Spivs帶來的新愛德華式設計,一開始被Savile Row拒於門外,他們便轉而在東區的新興裁縫街訂製行頭。
↑據當時的報導,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大約有100鎊,但他們訂製的服裝平均就要20鎊,經常要與店家商量分期付款。
Teddy Boys將西服大衣的布料加長,營造出仿古無腰身的垂墜感,改成單排雙釦的外套經常敞開,並在領片、袖口、口袋翻蓋綴上黑天鵝絨,搭配織錦馬甲。直接用帶有裝飾的皮繩帶Bolo Tie或細領帶繫住高領襯衫,將偏長的前額頭髮用大量髮膠抹出「quiff」固定的華麗曲線。他們或早有暴力名聲在外,因此Drape Jacket的尺寸必須偏鬆,好讓他們能受著內心驅動揮拳。或會搭巴士過來,或騎單車奔馳,穿著雞尾酒派對般的訂製服裝在轟炸後的廢墟遊蕩,他們對傳統高級時裝的詮釋,充滿了矛盾與挑釁。
無論契機為何,正是這些東倫敦的裁縫懂得接納並善用這份張揚的天分,與這群自稱為The Edwardian Drape Society(另一別名Teds由此而來)的街頭青年合作,憑藉瘋狂、膽量,或者任何稱得上信念的東西,結伴往艱難的方向同行,竭盡所能的樹立對衣著與身分詮釋的主導權。
當時布爾喬亞的心態仍然保守、心胸狹窄,更多的會用實際排斥,來羞辱為反叛做出各種選擇的人。五零年代初期,Teds總是在夜晚成群結隊,或是週末,他們仍會開車到著名的Butlins或Pontins的海濱家庭式渡假村,享受營地的新穎設施和活動,包括小丑表演、吃義大利麵比賽和沙灘排球。
但當他們的隨身配件變成彈簧摺疊刀和金屬指虎,談論的從爵士樂轉而更多是Elvis Presley和Billy Fury、Eddie Cochran這些大西洋彼岸新大陸上、時髦帥氣的搖滾樂手時;當Jerry Lee Lewis的名曲 Great Balls of Fire那樣挑釁煽情的搖擺旋律,與他們身上某種天生無法馴服的慾望結合時,Teddy Boys終與主流社會引起嚴重衝突,在各大搖滾音樂會與電影院釀成暴動,被捕收場。
Teddy Boys的音樂小教室
美國的藍調與搖滾紅到英國之時,正當Teddy Boys風潮已蔓延至全英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Teddy Boys族群和dress code。原本聽skiffle和jazz跳搖擺舞的他們,直到電影《Blackboard Jungle》在1956年於倫敦上映後才開始接觸融合鄉村與爵士樂風的搖滾樂。電影中的青年和他們的苦悶,甚至外型並無二致,迅速有種認表兄弟的衝動。幾乎每個放映場都被Teddy Boys用彈簧刀割破椅背,這些破壞行動令Teddy Boys和搖滾樂被主流階層描述為社會亂象,雙方更加一拍即合,密不可分。
從同年代的美國搖滾樂巨星貓王Elvis Presley和Eddie Cochran身上,無論髮型、衣著都可以看到彼此互為影響的痕跡。自此之後,幾乎所有的青年次文化都和某種音樂型態相伴共生。影片中就是《Blackboard Jungle》的片頭以及主題曲,由Bill Haley and his Comets演唱的《Rock around the Clock》,這是史上第一首用於好萊塢電影的搖滾樂。
雖然不到敵視的地步,但進入六零年代,上流階層與新興的中產階級復甦後,再不願與Teddy boys共享Neo Edwardian風格,內化成更細緻、昂貴、合身的Dandy貴公子與硬朗的摩登Mods,正式與街頭上的Teddy Boys分道揚鑣。
超越性別束縛的Teddy Girls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個風潮中女性並沒有缺席。被稱為Judies的Teddy Girls,會顛覆你對上世紀中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比起穿著細腰豐胸的女性化服飾、經常留在家中的乖女孩,她們更傾向於以中性打扮示人,成群結隊在街上、到電影院、音樂廳流連享樂,所有你以為男人才做的活動,那些虛張聲勢和為所欲為,Teddy girls一樣也沒落下的all in。
以前衛風格著名的已逝英國電視與電影導演Ken Russell,早期曾拍攝珍貴的50年代受轟炸後的倫敦街景,其中一個令他著迷的群體就是Teddy Girls。他在後來發行的攝影集中寫道:「那樣多的Teddy Boys中卻沒人發現女孩們的存在,她們超有態度的。很tough,這些孩子生於戰時,而食物配給制度剛剛結束,她們卻仍這般自豪。她們知道自己的價值,做自己想要的打扮。」
↑這批珍貴的Teddy Girls紀實照片在1955年拍攝,英國剛於前一年結束食物配給制。
下階層的青年處境並不因性別而有差異,不,應該說女性面臨的困境比男孩們大多了。Teddy Girls同樣是年紀很小就只能輟學,到工廠與辦公室工作,靠自己生活,但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仍較低,因此無論是工資或是工種,都比男性更壓縮,但她們面對的犯罪問題與暴力卻更危險。
Teddy Girls在這樣被絕對剝削的環境中成長,識字不多的她們,被視為文盲或啞巴,甚至當作娼妓一樣輕視。見照片中的她們卻維持著開朗,以西裝外套或長袍大衣搭配捲起的褲裝,和Teddy Boys差別不大,甚至加入更多標誌性的accessories。
↑Teddy Girls明顯的偏愛手拿包和可用做防身的傘杖,以絲巾取代領帶,並配戴復古的維多利亞時期cameo胸針。
只有在超越性別的脈絡下,一種形式的價值才能全然被證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Teddy Girls無疑是性別運動的先驅,以實際行動打破世人對性別的既定觀念,拒絕階層和強加於人的成見。當你看到人們面露懷疑,仍舊有責任掌控自己,她們就如Elvis Presley在不知道將會如何搖晃世界的情況下跳舞,唯一的責任就是去做最擾人的自己。
Teddy Boys & Girls 5大注目單品
1、Drape Jackets無腰身垂墜大衣西服
Drape的原意是窗簾,長度到大腿中間富垂墜感的西服外衣是Teddy Boys的定番。畢竟是行走江湖,因此寬鬆與大口袋的設計,比較符合私藏傢伙上的便利。常見以天鵝絨在大衣的領片和口袋蓋作拼接,彰顯貴氣。今年秋冬的Dolce & Gabbana可以找到義大利手筆的改寫。
2、Mr. B Collar高領襯衫
上世紀四、五零年代著名的美國爵士樂手Billy Eckstine,最喜歡將白襯衫以細領帶束緊,無論襯衫或是Polo衫領口都愛燙成高聳捲曲的領型,因此得名。Billy Eckstine身形高大,穿的西服也大又鬆身,當他五零年代到倫敦開演唱會時,所作的打扮正與Teddy Boys不謀而合,他的穿著與音樂爵士風格無論在英、美兩國都受到黑幫的喜愛。(好像不是很值得炫耀的強項!)
3、Slim Jim、Maverick & Bolo Tie窄版領帶、絲絨領帶與皮繩飾帶
窄版領帶近年隨著Hedi Slimane帶起的Slim Suit風潮,早就回歸時裝圈,褲子、襯衫、外套什麼都窄窄的,從Dior Homme到最新的CELINE都可以見到它被頻繁使用。纖細讓性別的特徵變得模糊,正是Teddy Girls帶來的啟示,unisex和oversized silhouettes讓所有人都開闊了購物選項,無論是領帶或是絲帶,總不會只有一種詮釋。
有美國西部牛仔風格的Bolo Tie,也是Teddy Boys的常見配件,從美洲新大陸傳入的新穎配件並不被傳統人士接受,在龍蛇混雜環境長大的Teddy Boys信手捻來,成了文化融合漂亮的一筆。
4、Duck’s Arse鴨屁股頭
用髮油、蠟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一位來自美國費城的理髮師Joe Cirello宣稱,這是他在四零年代發明的造型。到五零年代英、美兩國的男士幾乎都有蠟頭的習慣,當然為了虛張聲勢,Teddy Boys或是搖滾樂明星們會做得誇張些,除了兩側往上梳起的鴨屁股頭之外,還有蠟完全頭,在前額抽出一撮的Elephant’s Trunk髮型。
5、Brothel Creepers麂皮厚底鞋
Creepers厚底麂皮靴一直被當作龐克青年的標記,但事實上要一路往前推到Teddy Boys時期,Creepers早已經是他們的必備單品。厚底靴是來自二戰時期在北非服役的士兵,為了克服天候與耗損,所以在鞋靴下方黏上一層厚橡膠而成。以這鞋作為身分辨認,戰後的返鄉青年士兵在市民間能輕易得到猶如國家英雄般的待遇。商業嗅覺敏銳的英國製鞋品牌George Cox從中看出商機,在1949年正式推出商業普及版的厚底紳士鞋,名為Hamilton。當時Teddy Boys對於象徵與自創身分的符號使用,可說渾然天成,後來的各種文化沿用,更賦予Creepers鞋各種新的內涵。
模擬與轉化的現代神話
在紀錄上,Teddy Boys現象很快就復興了,隨著七零年代華麗搖滾樂隊風潮席捲全球,Teddy Boys風格再次從街頭走上舞台。如來自東英格蘭Leicester的Showaddywaddy被形塑成承繼了這一切的後來者,多處向Teddy Boys借用的服飾形象起了變奏。但這些充滿glitter和螢光色調的粗俗仿製Drape Jacket,並不被老傢伙接受。
↑對老一輩的Teddy Boys而言,倫敦是一幅深色調的畫像,在五零年代他們絕對不使用明亮顏色,也一點都不譁眾取寵。所以他們不聽Showaddywaddy的唱片,而是焚燒它。
長年不息運轉的時尚大輪總是不乏Teds的身影,在剛完結的時裝秀場、雜誌封面,世界唾手可得他們的重製樣品,Teddy Boys影響了之後所有的青年次文化,Mods、Hippies、Punk、Skinhead、Rave,無一不與Teddy Boys找到關聯。回頭看那些外套、膠底鞋、髮型、刺青、落腮鬍,充滿了當時的趣味,如同所有的青春回憶夾雜著無一遺漏的細節:一言不合的零碎打鬥、破壞、彈簧刀與搖滾樂。但這只是青春歲月的一個片段,經歷了它,彷彿做過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必如今老Teds已不再介意原版與否,他們曾忍受那無力拒絕的悲哀,奔向勇者亦不敢去的地方,那些美好的日子已遙遠到無人能及。
延伸閱讀:
有時我們對文化事件的歷史描述會太過追求精確,太具意圖,我推薦對Teddy Boys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造訪這個網站,上面有非常豐富的史料和照片,請更直覺的、感性的,從畫面去想像那段時光。
http://www.edwardianteddyboy.com/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