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我所有的時間、生活都花在滑板上,滑板的服裝及文化就是我對90年代的回憶”


SKY

2019-5-5

老品的魅力

老品,我們這邊就先暫以Vintage一詞來描述吧!「Vintage」這個詞以字義上來說,最早是用來說明釀造葡萄酒年份,後來意思才慢慢演變成形容有歷史的經典服裝文化。

以一般定義來說,只要是1920至1980年代中的經典服裝都可以稱之古著,每個年代也都有具代表性的經典物品、面料或工法,例如50年代流行文化的顛覆議題、60年代的嬉皮風格、70年代的龐克Disco壞小孩的崛起、80年代的色系等,對我都有著不同意義。

 
 
 
 
 
 
 
 
 
 
 
 
 
 
 

(@sirquickie)分享的貼文 張貼

 
↑以花紋、民俗風圖騰及鮮艷色彩為元素的60年代嬉皮風格

 
 
 
 
 
 
 
 
 
 
 
 
 

 

(@thatdiscobabe)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70年代Disco穿搭以迷幻圖案及色彩,展現狂放自信的主張。

每個收藏老品的玩家或店主也會因為其喜好或風格而有所不同,像是有的人喜歡美式的風格,有的人喜歡歐洲的文化,有的人喜歡90年代的街頭,有的人喜歡80年代的Disco,有的人喜歡正裝,有的人專收軍裝,他的收藏或是店,都會反應他的生活態度。

拿我自己來說好了,我是出生於60年代尾,並在70年代成長的人。台灣在當時正風靡著一股舶來品店的熱潮,四處林立了許多販售舶來精品的小店,也就是現在潮流市場中稱之為「水貨店」的地方,平行輸入舶來品,或是選品店等等。當時這些舶來品店的店主也和現在一樣,會依據自己的喜好或是客人的需求,設定店內的風格來做生意,而我媽媽當時也是一家舶來品店的店主。

 
 
 
 
 
 
 
 
 
 
 
 
 
 
 

(@liweiliu52)分享的貼文 張貼


↑過去主要販售舶來精品的小店,如同現今的潮流選物店,會依據自己的喜好或是客人的需求,設定店內的風格做生意。

從我小時候有記憶以來,很常會待在店裡陪媽媽,看著阿姨們挑衣服,看著媽媽跟他們聊天介紹,我就在店裡寫功課。雖然記憶很模糊,但有些畫面卻又深刻在腦海中,那時我媽媽主要都跑去香港、日本帶貨,因為以前沒有網路的年代,當時的香港正是國際流行及貨品流通的集散中心,也因為香港為英國殖民地,所以有大量的歐洲文化在此流通,深深影響我媽媽的風格。義大利、法國、英國的商品在我媽媽的店裡是最常見的,再來就是日本,因為我外婆受日本教育,所以我媽媽也會講日本話。日本是我媽媽第二個最喜歡去帶貨的國家,當時日本的布料在亞洲國家已經是無人能敵,主要是一些高端布面毛料、棉料,或是緞面布料等等,以及日本當時的流行風格,我媽媽也特別喜歡。說了那麼多,我想說的是其實在那段時間的耳濡目染,可能我自己沒發現,但卻深深影響了現在的我。

 
 
 
 
 
 
 
 
 
 
 
 
 
 
 

(@hongkong.insta)分享的貼文 張貼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有大量的歐洲文化在此流通,是國際流行及貨品的集散中心。

 
 
 
 
 
 
 
 
 
 
 
 
 
 
 

(@omiya.0038)分享的貼文 張貼


↑日本布料在亞洲國家擁有數一數二的地位,不僅影響了日本的流行風格,亦是許多外國商人的選貨首選。

約莫10年前吧!我經營起美國品牌Dickies,因為裝潢的關係,我開始去研究工業風及美式風格的老家具,研究後看到很多家具擺設好像小時候店裡的樣子,才發現很多老家具都是60至80年代歐洲的東西,其中包含很多太空元素或是普普風,裡面的顏色、風格、線條我都很有感覺,也愈看越有味道,才慢慢有了興趣,慢慢在過程中找回很多對那些年代的回憶。

 
 
 
 
 
 
 
 
 
 
 
 
 
 
 

Ashley Fletcher-Groppe(@stripedstonedesignco)分享的貼文 張貼

 

 
 
 
 
 
 
 
 
 
 
 
 
 
 
 

Thomas Bailleul(@t.bailleul)分享的貼文 張貼


另一個影響我很深的是90年代。我在20多年前開始做服裝,也就是大家現在所說的90年代,在剛開店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二手店,或是現在很多人稱之古著店的地方。這類的店舖基本上以美式風格為主,當時西門町的美國學校也是以這風格著名的店舖,品項包括Levis牛仔褲、美式二手T、樂團T等等。

 
 
 
 
 
 
 
 
 
 
 
 
 
 
 

(@royroyroy_roy)分享的貼文 張貼


↑西門町有相當多以美式風格為主的古著店,販售品項包括Levis牛仔褲、美式二手T、樂團T等等。

不過那時候的我對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一點也不懂,因為我只熱愛滑板,我所有的時間、生活都花在滑板上,滑板的服裝及文化就是我對90年代的回憶。90年代對我來說也是街頭文化發展最強烈的一個年代,是另一個影響我很深的地方,所以我現在蒐集的老品裡,大多以60至80年代歐洲的家私與服裝為主,日本60至80年代的服裝、90年代街頭風格也佔大數,後來慢慢也會收一些美國60至80年代,甚至香港80至90年代等等老品。

 
 
 
 
 
 
 
 
 
 
 
 
 
 
 

Stüssy(@stussy)分享的貼文 張貼

 

 
 
 
 
 
 
 
 
 
 
 
 
 
 
 

Dickies Taiwan Official(@dickiestaiwan)分享的貼文 張貼


↑滑板不僅是現今的流行文化,其穿搭更成為一種潮流風格。

很多人會問我什麼是「老品」,什麼是「Vintage」?也許我進入老品的世界沒有別人久,也對牛仔褲、軍裝、樂團,甚至玩具的歷史也一竅不通,但我一點也不Care,也沒興趣。對我來說,能引起你的興趣並具有年代意義的,你都可以稱之老品。保存的狀況或是產品的品牌、稀有程度,只能代表它的市場價值,而老品的魅力並不是建立在市場價值上,你問100個喜歡老品的人,叫他立刻拿一個他覺得他所有收集中最酷的老品,我相信他們拿的一定不會是市場價值最高的那個,一定是一個在他心中最有故事性的東西。也許老品這個字義,我跟別人的解讀不同,但這在我心中才是真正老品的意義。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 Twitter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