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或許大自然就是透過這些藝術家們的腦、眼、心、口、手等不同方式,和人類溝通、讓人類理解它的呢喃聲息”


YouSyuan陳豬佑瑄

2018-6-29

可敬的繆思!裝置生活、放大自然的感官藝術

一直以來大自然就是最鬼斧神工的藝術家,透過它巨大生命力的寬闊心、豐繞的萬千姿態餵養著人類,以各種你想像得到、想像不到的模樣、形式,衝撞我們的感官。從視覺、味覺、觸覺、聽覺、嗅覺牽動到每個生活層面,與人密不可分的共存。

如此可敬的大自然,也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繆思。像是印裔英籍雕塑藝術家Anish Kapoor的創作,跳脫早期使用彩色粉末或蠟塊,以簡單曲線的不鏽鋼凹凸反光鏡體,裝置在城市和戶外自然空間,而他稱為Non-Objects的非物體設計,反映也扭曲周圍環境,對應他想展現的超自然精神能量層面。從視覺衝擊力創造了《Sky Mirror天鏡》,一面鏡子像是一雙清透的眼睛,將市景和萬物景觀盡收,也抓住觀賞者的眼球,進而啟發抽象性的思考。另外,他不可不提的著名經典代表,是位於芝加哥千年公園的《Cloud Gate雲門》,龐大的鏡體如同豆子一般的造型,映照城市景觀和川流不息的人們。不僅成為打卡拍照的地標,在仔細凝神其中可見的亮面,和不可見的暗面,都在弧型反射趣味中營造Anish Kapoor想傳達存在和不在場的神秘玄學,是在和空間、大自然互動下,結合心靈思維的宇宙論。

 

A post shared by Saatchi Gallery (@saatchi_gallery) on

↑藝術家Anish Kapoor創作的《Sky Mirror天鏡》,讓我們能夠透過一面鏡子欣賞大自然景物。

 

A post shared by Fubiz (@fubiz) on

↑藝術家Anish Kapoor創作的《Cloud Gate雲門》,受到全世界注目,也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拍照留念。

只是在科技轟炸的時代中,也有不少反社會創造荒誕怪異、歇斯底里的大型裝置藝術家,如Paul McCarthy、Jeff Koons等等,以事件性的俗艷表現與自然親近的方式,適時的解構反諷當代價值及召喚出民生記憶。

 

A post shared by Antoine Melon (@foodie.nottinghill) on

↑藝術家Paul McCarthy作品看似荒誕,其實是有反諷當代價值的意味。

然而,在這麼多雙手改變創作的藝術星球上,使人重新探討、接近大自然,還有不少傾心於大地藝術Land Art的藝術家,如Andy Goldsworthy、Jeremy Underwood、Ludovic Fesson,及人稱傳奇的地景藝術夫婦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因反工業文明,所以以山和海、天和地為創作舞台,選用「包裏」的方式,將大自然包裝起來。其中像是美國佛羅里達11個環繞的島嶼、紐約中央公園的行道樹道路門、巴黎的新橋、雪梨的海岸、德國柏林議會大廈,及美日兩國兩岸的太平洋傘之花《美國-日本,傘的狂想曲》等知名公共建築或橋梁、海岸線的大型裝置,這些都是無窮的領略以自然為範疇的驚世創意。

↑藝術家Andy Goldsworthy的創作

 

A post shared by Laine Whitcomb (@lainewhitcomb) on

藝術家Jeremy Underwood的創作

 

A post shared by LOLA (@lolalart_) on

藝術家Ludovic Fesson的創作

 

A post shared by Collecteurs (@collecteurs) on

↑地景藝術夫婦Christo and Jeanne-Claude擅於用「包裏」的方式呈現環境藝術,每個作品都像是幫不同地點套上「衣服」。

如此主張返回自然,利用大地有利資源,開創另一種藝術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發揮日本瀨戶內海上十幾個島嶼的特色,每三年舉辦一次,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家、設計師們進駐創作,藉以和自然生態結合、傳承當地文化,也發掘生活新能量。其中三屆皆有參展的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就以其竹編裝置藝術和善用自然有機媒材創作下,打造了《小豆島之家》、《小豆島之光》和《橄欖之夢》於梯田上,讓人放逐身心靈和自然對話。

 

A post shared by @hk_willie on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藝術裝置,發揮日本瀨戶內海上的島嶼特色,讓前往的遊客不僅欣賞藝術,更能體驗到當地人文風情。

或許大自然就是透過這些藝術家們的腦、眼、心、口、手等不同方式,和人類溝通、讓人類理解它的呢喃聲息,發覺沒有被看見或聽見的大自然難能可貴的心聲資產。在一把藝術的鑰匙開啟下,和星球上的星星、月亮、太陽,感受隨著時空流動的饗宴,讓世界變美好!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