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斜槓的時代,好像在身份描述上多了一個「/」,就顯得與眾不同或是特別懂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在一片已經漸漸偏離斜槓宗旨而邁入譁眾取寵的浪潮底下,Yian Lee的多重身份為的不是世人的目光或是為自己爭取什麼頭銜,而是在多方嘗試中挑戰自己的潛能,不侷限自己,藉由做不一樣的事情,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情以及專長所在,在美與設計的世界裡創造一點不同,並讓世界看到自己能做些什麼。
雖然同為校友,也有一部分的在學時間重疊,但在這次訪問之前,我竟然不認識Yian。Yian削著極有個性的短髮,帶著小圈的銀製鼻環,穿著全黑的棉質長版娃娃洋裝出現在我面前,她的打扮與造型冷酷帥氣,卻在日常生活中有著藝術家習於觀察的感知。
前陣子才正式降落於新銳設計師品牌MARKGONG設計助理職位的Yian,於2018年年底從紐約Parsons的時尚行銷AAS(Associate Degree)副學士學程畢業後,靠著同時打兩份工以及接時尚造型的案子,讓自己在物價高昂的紐約成功生存了下來。她從來不曾排斥任何機會,認為無論在哪個職位、做什麼事,只要能對產業了解的越多,越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做起事來也會相對較得心應手。Yian現在的老闆Mark Gong其實也是Parsons的學生,但還沒讀到畢業就創了業,2015年開始經營起自己的品牌,2019年2月在紐約走了第一場秀,9月的紐約時裝週則是第二場。準備期間,Yian每天上班都風風火火,在城市裡奔走處理老闆交代的大小事。
在Yian接觸時尚造型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她的作品曾登上《Schön》、德國版《Nylon》、《Flanelle》、《Vulkan》《Harper’s Bazaar Taiwan》、《Vogue Taiwan》等世界各地的雜誌,以及不同品牌的電商網站,一次的曝光接二連三帶來後面許多機會,這是Yian當初在踏進時尚造型時始料未及的事。在這次的「Wazaiii新發現」裡,她多次以「出其不意」來形容自己的經驗與得到的機會,對Yian來說,只要喜歡,就去闖、去嘗試,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而這也是她向這座城市學到的重要的一課。
因為喜歡時尚,所以沒有學以致用
在台灣的時候完全沒有時尚背景,大學讀的是法文系,卻因為一直喜歡時尚,也想要接觸設計,就先去紐約看看,體驗生活之餘,也去上上課,就是那時候開始認識時尚造型。在FIT上了兩個月的時尚造型課,雖然課程就只是很基礎的時尚造型介紹,不過幫上課的都是業界有名的造型師,學到了很多,Yian知道了這個工作的細瑣眉角,也發現原來造型不只是幫明星借服裝或是拍雜誌的藝術照,還包括電影、電視,以及商業造型。
再一次接觸到造型,則是在Parsons的第二學期,一位教授的弟弟所創辦的雜誌《429》(FourTwoNine) 在找造型師助理,於是Yian就自告奮勇,那算是她第一次的拍攝現場造型經驗。可能因為怕犯錯所以戰戰兢兢,臉上的表情很嚴肅,沒想到被誤認為工作認真又專業,當天的工作結束後,造型師邀請她幫忙下週另一個拍攝,就是這樣誤打誤撞才開始做起了時尚造型。
此後Yian只要聽到在紐約認識的攝影師朋友有拍攝,就毛遂自薦問他們需不需要人幫忙造型,也順便拉了認識的日本人妝髮師進來,拍著拍著漸漸的大家有了工作上的默契,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小團隊。
這兩年內許多事情都不在計劃之中,其實只要跟設計、跟美有關的事情,Yian什麼都想嘗試。
其實Parsons的時尚行銷副學士這個學程與其說是時尚行銷,Yian更覺得像是一個讓學生認識時尚產業的學程,算是滿基本、通盤的認識,很適合對時尚產業有興趣,但還不確定自己想走哪個方向,又想來紐約念書的人就讀。不過Yian說,只要有心,不管你讀什麼,你都可以進時尚產業。
這個學程雖然叫做時尚行銷,但其中還要學畫素描、學繪圖軟體、要學怎麼Source布料、怎麼完整的做出一個系列。就是要從概念發想、服裝系列的素描、到面料、顏色、每一款訂單數量的決定等等,從頭到尾做出一份完整的報告。課程非常有趣。
時尚造型的工作流程,從前置、拍攝以及後置,最重要的其實是商借
Yian說:其實造型是一種創作方式,只是媒介是衣服。剛起步的造型師因為在產業裡沒有人脈,所以很難借衣服,畢竟品牌沒道理要借東西給還沒什麼作品又沒人認識的新人,而借衣服是個互惠的過程,如果不能保證曝光,又或是作品不能刊登在大雜誌上,品牌真的沒有道理要借造型師衣服。很多人不懂造型工作,可能會覺得品牌就是會主動把衣服捧到你面前吧,其實真的不是,每次拍攝最累的往往是商借。
Yian平常就有存圖片的習慣,上傳到Instagram,之後再分門別類。做Mood Board時,她從自己的資料庫中挑出風格、調性類似的照片,通常我的第一頁會是氛圍,再來是造型和妝髮的參考。如果是攝影師做Mood Board,比較熟的會互相討論,比較不熟的則會大概了解他的概念,再來思考有哪些品牌或是設計師的衣服可以借。前置作業比較像有一個方向,但具體會長怎麼樣還不清楚。
借衣服雖然會有計畫,但沒有一次能真的完全達成,通常會給自己一個方向,看要用買的還是去借,當然,很多時候借不到心目中100分的單品,只能盡可能接近想要的感覺。
而拍攝的現場通常是看拍攝場景配上哪套衣服比較好,而這套衣服又適合哪位模特兒穿,穿上後用什麼樣的妝髮能更凸顯想呈現、想詮釋的氛圍,有種把東西一個一個帶入、套進去的感覺。
拍攝當天,造型師就是扛著大包小包到現場,跟攝影師確認細流、燙衣服(有助理的話就是助理燙)、協助模特兒穿衣服,拍攝當中跟在攝影師的鏡頭後看畫面,看衣角有沒有不必要的皺摺,並隨時調整服裝的細節。拍攝現場會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例如:模特兒骨架太大塞不進借來的服裝,要怎麼臨機應變?鞋子穿不下,可以就用襪子或搶眼的褲襪代替,讓下半身不那麼空,或是乾脆只拍上半身。有時候你看到半身的照片,有很大的原因其實是沒有鞋子穿才這麼拍的。有時候當造型師助理,拍攝當天還需要在不同時間到不同的品牌拿商借的衣服,四處奔波,收工後就是扛著大包小包回家。
拍攝結束後的任務就是還衣服,Yian會逼自己盡可能在兩天內把借來的衣服還回去或是拿回去退,因為之前曾經發生租借的衣服不見的情況,那一次是拍《Harper’s Bazaar Taiwan》,拍攝地點在紐約一個廢棄的教堂,攝影師提議要拍男、女僕裝,Yian為了租那兩套戲服花了400美金。拍攝當天因為拍到超時,收場時非常混亂,她也沒時間檢查是否所有商借的品項都帶齊就回家了,隔天到戲服店還衣服前,店員在清點時,才說:「還有一件哦,妳知道在哪裡嗎?」當下,Yian的心臟緊張的快停了,因為東西不見好像要賠十倍吧!出了戲服店,她開始瘋狂聯絡當天在場的人,問他們有沒有看到,還好最後找到了,是模特兒把那件男僕裝丟在廁所沒拿出來,幸好衣服失而復得。
如果拍攝高級珠寶類壓力更大,拍攝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堆保全站在旁邊。
這大概就是一次完整拍攝的流程,造型師的所有工作結束再還完衣服,還完衣服之後又可以再從頭開始另一場拍攝了(或是同時接很多場)。』
造型師和設計師以及攝影師溝通的平衡,在於有沒有彈性
每次拍攝是以誰的意見為主?其實都不一樣,主要看是誰發起的,通常就是那個人主導,但也要看團隊的氛圍。拍攝的Mood Board都會是攝影師或是造型師做。跟比較熟的攝影師合作,Yian會表達比較多自己的意見,但跟第一次合作的攝影師拍攝,她會先看他想怎麼拍,有時候可能技巧性的提點,不會太強硬。就Yian的觀察,女攝影師會比較注意細節,而男攝影師則比較在意整體。跟女攝影師合作,他們就會看到很多很細微的地方,像是某個裙襬的皺褶或是衣領沒拉好,男攝影師則是拍攝當下都沒問題,直到要修圖了才發現怎麼當時衣服沒拉好。
一般妝髮都是配合整體氛圍和造型,比較不會有太多的個人意見。
Yian覺得自己還滿有彈性的,對於每個人的意見都願意試試看、玩玩看。不過,如果編輯也有介入的話,Yian說當然還是會以編輯的意見為準,畢竟最後決定刊不刊登的權利在他。
印象最深刻的造型經驗是作品與自己的連結
Yian能記得每一次的拍攝,包括場景、細節、發生的插曲,對她來說每一場都印象深刻。
今年4月Yian拍了一個自己的系列《Color Theory》,算是個人創作,是以她很喜歡的畫家蒙德里安為起點,其中她最喜歡的一幅畫的名字叫《紐約》,這也有點像她的經歷——讀了法文系,到了巴黎,而後又搬到紐約,這其間與Yian自己的連結很有意義。
那一次的拍攝,Yian所有的道具都從Amazon訂,想盡辦法看可以用多詭異的方式來拍、看能怎麼玩。那一次也是她所有拍攝經驗中最自由、最舒服的一次。
在每一次的造型工作中,最注重的是有沒有亮點、是否出其不意
Yian還滿喜歡出其不意的,一件衣服如果照正常的樣子讓模特兒穿上,其實侷限了那件衣服能做的事,她喜歡用奇怪的方式來挑戰衣服能做的事。像是最近她很喜歡用手套,就算是一套很普通的衣服,加上手套瞬間多了不同的氛圍。之後他也想開發不同的帽子,帽子也能一下子把整體的造型帶到另一個層次。
在Parsons求學的經歷,最大的收穫是人脈的養成
Yian因為進了Parsons,認識了很多有才華的人,時尚產業最終靠的就是人脈,能認識Parsons的其他學生,也幫了她的造型工作不少。一開始因為沒有人脈,Yian傾向用Vintage的單品,但Vintage都要買斷,不能退貨,所以前期花了很多錢在買這些東西上,爸媽都很不能理解,也有很多雜誌刊物都會說雖然他們很喜歡Yian的作品,但他們想要找的是用品牌單品來搭配的造型。於是她後來的做法是去向Parsons設計系的學生借他們的作品,一方面幫他們曝光,一方面也有東西可以用。
看過《Project Runway》的人應該對Parsons一直都有憧憬,除了課程很全面,Yian認識了學校裡很多有才華的學生,讓她覺得還是滿值得的。而且有些教授也會很願意提攜,像她的第一次造型工作,都是教授給的機會。
『不過來紐約讀書,重點或許不在讀書,或是進了哪所學校,而是搬來紐約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很恐怖,什麼事情都變動得很快,它會推著你一直向前。紐約一直逼人成長,很多以前覺得很恐怖、不敢做的事情,在這裡真的做了以後才發現「這也沒什麼嘛」。』Yian說。
在目前時尚產業裡,最重要的就是臨危不亂和厚臉皮
在紐約,每個人都不容易。想進時尚產業,第一件要學會的事,大概就是臨危不亂,然後隨機應變吧!有太多事先絕對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像是最常發生拍攝前一天模特兒經紀公司突然聯絡說模特兒到不了了,每次接到這種電話Yian都很崩潰,但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在這個產業裡,反應也要很快,不然很容易被白眼。
造型工作Yian通常都會多準備,如果拍七套她至少會準備九套,常常看到適合的飾品,尤其是耳環,就先買起來。就當是投資。
Yian覺得,要抓住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有機會就不要排斥,因為你不知道這個機會能帶你走到什麼地方。很多人都會排斥小品牌,覺得要就要在大品牌工作,雖然誰不想在大品牌工作?但有時候就是時機點以及運氣的問題。小品牌也沒什麼不好,可以看到不同面向的東西。而爭取機會要很厚臉皮,其實不只是在時尚產業,如果一直待在舒適圈裡,就不可能脫穎而出。
時尚造型反映時代的特徵
廣義來說,造型就是你想要別人怎麼看你,狹義的時尚造型則可以理解為一種說故事的方式,它是一種角色塑造,告訴大眾他是誰。時尚對Yian來說,是隨著時間移動,呈現出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以及那個時代精神的某個部份,每個人都穿衣服,但為什麼這樣穿,一定反映出了這個時代的特徵。
對於時尚造型有興趣的人,一定要自己找機會
Yian Lee認為,如果你是真的喜歡一件事,你會自發性地找機會,臉皮要夠厚,東怕西怕只會限制自己。對Yian來說,只要喜歡就去衝,也因此,所有機會與經驗都來得出其不意。總之,只要不排斥,就先試了再說,才能走在夢想的路上。
後記
面對自己喜愛的事情,Yian以跑百米的速度去衝,短短兩年內累積了亮眼的作品集,但她不受限於此,對於自己所鍾愛的設計與美的事物,依然保持開放的態度,不排斥每一次的機會。紐約這座城市,激發了她對於自己的理解,舒適圈不舒適,雖然厚著臉皮爭取機會違背Yian的本性,但也因為鼓起勇氣做了這件事,也才讓她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編輯 / 採訪:Elise Ay
◎Photo Via:Elise A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