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動盪不安的世界局勢、各地天災與疫情告急,也許是該趁這個時候慢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模樣了”


珍珠

2020-2-22

疫情告急、世道混亂的自處之道—花時間剖析人心,不如費心思學習與自然相依

從前年到今年、從個人到全球,應該每個人都感受到處處充滿的轉變能量,加上動盪不安的世界局勢、各地天災與疫情告急,也許是該趁這個時候慢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模樣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了解我們與大自然的合作關係,體認我們是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減少對物質的依賴、能源的浪費。這篇文章將分享幾樣具有淨化與療癒能力的植物香氣使用方法。

焚燒植物

各種不同文化的品香緣起,都是從焚燒植物驅蟲或是宗教儀式開始的,焚燒時產生的煙霧,利用正負離子相互抵消的原理,淨化空間與人體氣場。像中國古代在驚蟄或端午等節氣,都會焚燒艾草,一方面驅趕在此時節特別多的蚊蟲,一方面也是一個簡單的儀式—淨化空間順便給蟲子一個信息,以保接下來的日子都不再有蟲子進入房舍。

 
 
 
 
 
 
 
 
 
 
 
 
 
 
 

A post shared by Rena Saito (@rena62s) on


↑焚燒植物不僅空有儀式感,更有淨化空間、轉換人體氣場的效果。

而北美印地安人則喜歡焚燒鼠尾草,其強大的淨化能量,不但飽含地、水、火、風四元素,也能讓人放鬆並消除過於紛亂的思緒。其他如秘魯聖木、海鹽、雪松、迷迭香、薰衣草,都很推薦可以曬乾後直接燃燒。

 
 
 
 
 
 
 
 
 
 
 
 
 
 
 

A post shared by Feira de Santana Umbanda (@feiradesantanaumbanda) on


↑秘魯聖木適合曬乾後再行燃燒,木質調香氣鎮靜舒緩效果極佳。

線香

後來製香技術逐漸普及,像是用來祭拜神明祖先的線香,以及點在室內品聞氣味的臥香。而製香材料最有名的就是可以入藥的沉香、檀香,其淨化空間、使人平靜的安神效果卓越,他們的藥性對氣血及消化也都有相當的治療效果。另外安息香、沒藥、琥珀、艾草、肖楠…也是很普遍的入香材料。

 
 
 
 
 
 
 
 
 
 
 
 
 
 
 

A post shared by The Candle And Incense Shop (@_thecandleandincenseshop_) on


不彷試著在靈感阻塞的時候點一支香轉化思緒、煮完菜之後轉換空氣、心情煩躁時也是一個讓自己平靜的好方法。光是給自己十分鐘深呼吸的時間,就能好好地與自己對話、感受內在深沈情緒。

 
 
 
 
 
 
 
 
 
 
 
 
 
 
 

A post shared by 30Select (@30select) on


↑想淨化空氣、轉換心情、平靜情緒,線香會是個好選擇。

精油

精油除了放鬆之外,在歐美已經是一種醫療單位會常態使用的輔助療法。在亞洲雖然還沒有正視它的療效,但許多機構都借重芳療師的專業,提供病患更輕鬆、更有效的長期照護。

 
 
 
 
 
 
 
 
 
 
 
 
 
 
 

A post shared by Mad Hippie (@madhippieskinproducts) on


其複雜的化學式,甚至被發現可用來預防或治療流行性疾病,像月桂精油中的「α-蒎烯」與「月桂烯(beta-myrcene)」可抑制SARS病毒活性(黑雲杉、乳香、藍膠尤加利也含有α-蒎烯);肉桂皮精油中的「肉桂醛」,能抑制病毒轉錄後合成的蛋白質;白千層精油中的「萜品四醇(Terplnen-4-ol)」可抑制流感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另外也推薦使用岩蘭草精油來穩定情緒,山雞椒精油則能讓想法更樂觀!

 
 
 
 
 
 
 
 
 
 
 
 
 
 
 

A post shared by Escola de Botânica (@escoladebotanica) on


↑月桂葉所製成的精油,其成分據稱有預防及治療流行性傳染病的療效。

純精油可當作室內擴香,或經過專業的指導加入植物油,估算稀釋比例後做成複方精油,即可塗抹在身上。像上面介紹的單方精油建議能兩種以上做成複方使用,一加一大於二的化學分子能互相產生協同作用,發揮較好的效果。而精油最簡單的辨認真偽方式,就是單方純精油需要標示學名、產地與萃取法。

 
 
 
 
 
 
 
 
 
 
 
 
 
 
 

A post shared by Jellina- Interior Blogger (@jellinadetmar) on


↑精油搭配水氧機、擴香儀使用,輕鬆讓香氛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許多占星師與靈性導師紛紛表示這波變動在2021年才會逐漸平緩,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這個大規模的震盪裡面好好的穩住自己,拿回自己情緒的掌控權,祝福大家!

 

◎Photo Via:INSTAGRAM, IMDb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