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仇恨只會引來更多仇恨,它從來都不會教我們諒解,但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可以、同理心可以”


黃于洋

2020-2-25

比病毒傳染得更快的,是恐懼與無知所帶來的仇恨

幾個禮拜前,法國報紙《Le Courrier Picard》刊載了一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標題為「Alerte jaune」(黃色警報),並搭配了一張華裔女子佩戴口罩的照片。


儘管報社在短時間內就向大眾道歉,表示無意造成恐慌或者歧視華裔,仍然引起社群網路上一連串的討論,世界各地的華裔人士紛紛指出他們在各個城市所遭受的歧視,甚至引發肢體衝突事件。

「我不是病毒」的hashtag透過各種語言(#IAmNotaVirus、#IchBinKeinVirus、#JeNeSuiPasUnVirus)在各大社群網站上出現,傳遞的速度遠遠快過新型冠狀病毒本身。

 
 
 
 
 
 
 
 
 
 
 
 
 
 
 

Michael Di Sciascio(@michael_di_sciascio)分享的貼文 張貼


世界上從來不缺乏因為無知與恐懼所帶來的仇恨,當跟朋友提起這些歧視現象,來自敘利亞的好友笑著說:「自從ISIS崛起以來,我都不敢背大包包搭車,我這張臉加上這副鬍子,總是被認為是自殺炸彈客。」

紮著雷鬼辮子的非裔美國朋友則說:「幾乎每次晚上走過柏林的公園,總是被警察誤認為是毒販而攔下來盤查。」

早在新型冠狀病毒在亞洲肆虐之前,針對外貌、種族的歧視就已經存在,這是許多族群一直以來所面對的現實,我們習以為常,從來都不吭聲,有時甚至叫囂助陣,這次終於輪到我們了。

 
 
 
 
 
 
 
 
 
 
 
 
 
 
 

The Business of Fashion(@bof)分享的貼文 張貼


↑新型冠狀病毒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打擊,也在許多國家掀起「反中」、「排華」現象,讓存在已久的文化衝突浮上檯面。

居住在其他城市的台灣人為了自保,紛紛設計各式各樣的貼紙與胸章,大大的標語寫著「我不是中國人」。諷刺的是,這樣的標語本身就是歧視的一種,這樣的標語暗指著「對象是中國人的話,那就儘管歧視沒有關係」。

認為「華裔人士都有傳染病」跟「中國人都有傳染病」其實一樣的,即使歧視的範圍縮小了,仍然是歧視的一種。

這樣的無知與歧視都源自於同樣的認知偏誤——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這是一種思考上的盲點,當我們對於某個假設深信不疑,我們可能會自動忽視不利或矛盾的資訊,選擇性地只看到能佐證此假設的訊息,並再次加深、鞏固這項假設。

恐怖攻擊在人類歷史中從不間斷,但新聞媒體幾乎只有在犯人是中東裔的情況下才使用「恐怖攻擊」這樣的字眼,如果犯人是其他人種,媒體多會稱之為因精神疾病所造成的反社會人格。

同樣地,當警察在公園巡邏時只選擇盤查非裔人士,理所當然抓到的毒販也多是非裔人士,其他人種在最一開始就不會受到盤查。

 
 
 
 
 
 
 
 
 
 
 
 
 
 
 

Barack Obama(@barackobama)分享的貼文 張貼


↑美國首位非裔總統歐巴馬象徵著黑人權益的邁進,然而種族歧視仍是造成當今社會衝突的一大原因。

在這樣不斷重複應證確認偏誤的情況下,加上恐懼的助長,我們的集體意識也更加對這樣的既定印象深信不疑。

在上個月,有名華裔女子在柏林市中心遭受肢體攻擊,加害者為兩名土耳其裔的德國女士,這也是相當弔詭的,這些移民女性在以往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是認知偏誤所造成的歧視下的受害者,但當一逮到機會可以加害其他人時,卻一點也不手軟。

 
 
 
 
 
 
 
 
 
 
 
 
 
 
 

One-Forty(@onefortytaiwan)分享的貼文 張貼


↑新住民往往是社會上容易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少數群體之一。保持同理心和相互理解,才能化解彼此的誤會。

恐懼也許是相當強大的情緒,它無邊無際又讓人無法思考,但沒有任何人應該成為政府當局控制疫情不當之下的受害者,並忍受無謂的歧視。仇恨只會引來更多仇恨,它從來都不會教我們諒解,但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可以、同理心可以。

 

◎Photo Via:INSTAGRAM, Twitter, IMDb, 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