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追時尚,我只追隨我的時尚。
我不買東西,我只買我愛的東西。
我不會搭配,我只搭配我的搭配。
我不愛寫字,我只寫我喜歡的字。
時尚無時,購物無時,搭配無時,寫字無時。
走進外國的新派古著店,大多數已經不是千篇一律的日系木頭工業風裝潢,反而是一派現代的時尚空間,陳列簡單隨性,摻雜著的老精品與80、90年代的街頭古著,兩者相互輝映,把過去日系古著的刻板印象轉化成為一股新時代的Hi-Street全新面相。店員的穿著有龐克的、有混入嘻哈的,當然也少不了嬉皮的元素,配上精品的大Logo,確實很酷。不要以為他們在Cosplay,這股古著「時尚精品化」的趨勢,現在又反過來影響日本。
還是要反過來叫一聲師父吧
先不論過往日本的「古著獵人」,如何從美國大手筆買入當地人不穿的衣服,回流日本販售,瘋狂深入鑽研,並把古著在短時間內打造成一股時尚文化、學問與造型分類,從此建構了一個潮民皆古著的龐大市場,有空的話請拜讀《洋風和魂》一書,絕對一清二楚。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讓歐美人大開眼界:「原來我爸平常工作時穿的501、RED WING有那麼帥喔!」當然,我不太確定90年代歐美年輕人認不認識木村拓哉,但這個古著爆發的時期,卻讓歐美人重新審視原本屬於他們的寶藏,並且叫日本人一聲「師父」。
追根究底還是「個性」
要進一步了解日本古著與歐美古著流行人物在打扮上的差異,我認為要先理解他們普遍在個性上的差異,會比較好懂。舉個例子,大家如果有閱讀日本和其他歐美時尚雜誌的習慣,不難發現它們在排版上的差異,日本的排版無論在照片與文字方面,都加入了很多細節,留白的空間與精緻的字體排列,都經過嚴密甚至是龜毛的計算。相反的,歐美擅長大刀闊斧,東西不多不少,排版簡單俐落。雖然不少新派的外文雜誌,在排版上都某種程度受到日雜的影響。但正所謂「本性難移」,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不花兩秒就能夠分辨出來,不同的個性,自然造就了他們之間不一樣的造型風格。
古著在這個年頭也需要包裝了
另外一點是,既然一般被古著人所推祟的美國「絕世好貨」,持續被日本人搶先一步以高價購入,讓日本古著店因此壯大,操控了各類古著在世界市場上的成本與價格,作為徒弟的歐美人應該要急起直追嗎?除了要學懂古著在不同領域的品牌歷史、區分每件古著的年份反映出的不同細節之外,也要追上「師父」在個性上的執著與沉迷。在古著的世界裡並沒有「青出於藍」這回事,只要查看各大古著網站與部落格就會知道,普遍歐美人在古著知識與一些深入的細節分析方面,還是輸給師父,有寫錯的,也有隨便寫的,說到底最專門的古著百科全書,還是由日本人出版的。也當然,歐美新一代的古著人也不是笨蛋,要開店售賣手上一堆比較容易獲得的古著貨色,自然需要想出別的方法,重新包裝與定位這些古著。
要把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古著依照等級分類,就我而言,大概只有以下三種:寶藏級的、貨色沒那麼有價值但穿起來有夠時尚的,以及價格便宜但其實就是在賣二手衣的。要成為第一級,最重要的是客人買下來的古著能夠保值,有了這個龐大的二手市場,古著才能一直流通,價格才有辦法往上攀升,如同勞力士的手錶一樣。我最近開設了名為「VIVID」的線上古著選貨店,這間店讓我重新思考了許多有關日本/歐美的風格與可能性,像是如何由原本的「一」或「二」,變成「一加二」的融合,而這種轉變也是現在古著界的國際大趨勢,因此現在不少日本龍頭古著店也開始發展古著的Hi-Street支線,反過來仿傚歐美人的這一套。
「SLOW」 VS. 「SLOW中帶FAST」的FASHION
了解以上的各個論點,就能理解什麼樣的「個性」與「市場」,造就了什麼樣的古著潮人。據我多年來的觀察,發現日系造型有一點蠻有趣的,就是不管是什麼時裝品牌還是古著衣服,普遍的日系風格(我說的是「普遍」)穿起來都是一個模樣。差不多的大地色,如駝色、軍綠,還有丹寧藍色系等顏色組合,再運用不同的層次搭配造型,演繹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定番」單品(各國品牌的永恆經典商品),反映出前文所說的「個性」。他們的造型經過了計算,嚴謹卻缺了一點歐美的隨性。要再具體一點的話,大家不妨觀察一下,多年來日本的國民品牌BEAMS所推祟的造型,正是「日系美式」造型的基本。
相反的,既然不少既有的流行文化歷史源頭,如音樂、電影、時尚精品……等,以至影響整個世代風格的傳奇人物,打扮都是來自歐美,西方的古著人自然能輕易的把握重點,以他們得天獨厚的標緻五官與身形,把一些普遍亞洲、日本人穿起來會「變笨」,無法輕易駕馭的誇張色彩與服飾融入老精品。以精品大Logo、卡通人物、球隊以至樂團Tee,再加入Fake Fur、重金屬、嘻哈、嬉皮等元素,層層堆疊、與不同時裝品牌混搭,遂而進化成全新的Hi-Street綜合體。如前文所說的大刀闊斧,歐美人單是梳一個龐克頭、染髮與戴上粗金鍊,得出來的效果就比鈴木大器更大器,更莫說他們在穿衣上看似隨性的狂野作風。在此先不追究歐美的古著是否有歷史年份與價值、穿的Levi’s是不是Big「E」諸如此類的歷史細節,他們的新生代古著文化,就是力求趨向時尚國際化。
說白一點,假如你是以2019年的眼光來評論的話,歐美的確是比較時裝化,也比較時尚,他們的古著相對為「Slow中帶Fast」的Fashion。或許古著的世代會一直往前推進,過往乏人問津的90年代現在也不缺棒場客,但日本人一直以來所堅守著的,卻是古著最深層的Slow Fashion基礎。歐美與日本兩者,在古著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潮流之中,不斷的相互影響著。
【延伸閱讀】GHOST STORY鬼話連篇系列:
時尚有時尚的速度,自己也該有自己的速度。追不來,也不用追。快不來,慢倒是自在。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