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什麼,就說兩句。
第一句是過去的洞察,第二句是未來的認知。
換季了,該是整理家裡衣櫃,汰舊換新的時候。一般我的採購習慣是,看自己缺什麼,衣褲一般以基本款為主,個人偏好最好不要有LOGO,其他的鞋類,配件或者包包,自己先做做功課,確定下來就花上一天,一次買齊。不過前陣子逛街,逛的辛苦不說,結果不如預期的只買了幾件黑色T-shirt,這讓我想起由大帥哥基努李維主演的電影《駭客任務》。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吧!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集中的叛徒塞弗。他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面臨各種挑戰與風險,穿的衣服料子差,吃的也差,追不到女孩子,於是他開始懷念當時在母體(matrix)生活的幸福感,當了叛徒,做了交易,選擇了幫你安排好的自在,拒絕了什麼都得自己來的自由。
#IWasATransAllyUntil the Agents offered me a cigar, a steak dinner, & to re-insert me into the Matrix as someone rich & famous, to turn over Morpheus and the keys to Zion pic.twitter.com/ZnEgbzrg8r
— Ms. Penny Oaken (@PennyOaken) July 2, 2018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了對這個世界一切的認知,同時也意味著結束了舒適,於是哇哇大哭的承擔一切。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也講過,人類具有一種渴望回到媽媽子宮的衝動,畢竟在無知的狀態下,相較於需要成熟懂事的面對一切,還要能夠獨立思考,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而言,無知總是顯得令人快樂許多。所以,當今天有人站出來說:「跟著我吧!我可以給你們幸福啊!」人們很容易就將自己託付給他,比方說心靈雞湯,比方說選舉,比方說減肥,比方說時尚……。
2009 aw Thom Browne pic.twitter.com/5P6NIiugD2
— わたあめ (@kuponomi) December 7, 2016
當然,這種現象其實也不需要做太多的批判,甚至譴責,畢竟這是一種與生俱來,也根深蒂固的欲望,就是拒絕認知,也拒絕因為認知所帶來的痛苦,而選擇將把自己作託付給一個感覺起來像媽媽子宮的標的,從而獲得一種自在感、幸福感。不過,要問的是,莫非我們真的無法承擔那個因為具有獨立思考與認知能力的痛苦?莫非我們真的只能在那些品味其實也是一場誤會的採購,為我們準備好下一季的服飾配件中,找到我們的幸福感?
於是拒絕在大眾系統中買衣服的網購出現了,越洋代購也出現了,個性化訂製服務也出現了,乾脆自己設計的也出現了,實體店面顯得岌岌可危。新零售的概念,改變了我們的消費與商業模式,但卻解決不了品味很差的採購眼光。要能夠擺脫那種別人給你的假幸福世界,別人幫你設定好的穿搭標準,恐怕,我們除了要認知到自己需要承受那個做功課的痛苦,還得先有電影中男主角Neo的勇氣,吞下那顆回到現實的藥丸,從此離開媽媽的子宮。時尚,靠自己,才是真舒服。
Here goes nothing: a thread on how #MenAreTrash, Brexit and Trump show that The Matrix is arguably the best movie of our generation pic.twitter.com/Iublj6f5XQ
— Nick Naylor (@MrImJustSayin) May 22, 2017
我們會問,是要做什麼功課?
如果需要有此一問,還是回到媽媽子宮裡吧!
【延伸閱讀】設計師說兩句系列:
◎Photo Via:達志影像,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