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書的習慣是這樣的:如果書中的主角曾經提到某本他一生鍾愛的書,或有某本著作多次出現在主角的對話裡,那我一定會把這本書收錄進隨手記在手機裡的書單,會讀到聖修伯里的《風沙星辰》就是這樣而來。
聖修伯里?或許改講「《小王子》的作者」,你會瞬間覺得親切許多。《夜間飛行》、《風沙星辰》、《小王子》就是聖修伯里的三個自己。
「我不知道我做的事對不對。我不知道人生在世的確切價值,也不知道公平正義的確切價值,也不知道悲哀的確切價值。......我既不知道憐憫,也不知道溫柔。」—《夜間飛行》
聖修伯里是一名1900年出生的法國飛行員,當時人們的飛行技術,堪比《神力女超人》裡的史提夫,一個不小心就會愛的迫降在天堂島,所以飛行員得靠記憶、經驗與運氣,來拼湊地面上一個誤判就會致人於死的河流、海洋和山丘。
↑聖修伯里最早是名郵政飛行員。
「小王子三部曲」的第一本——《夜間飛行》,就是以小說的方式,描述了該時空背景下的一場飛行任務。這時的聖修伯里31歲,他筆下的角色「李維耶」剛毅、耿直,視完成任務為飛行員的最高使命,寂寞到不知何為寂寞。
《夜間飛行》是聖修伯里第一次為我們帶來死亡的衝擊,探討著在生命與意義之間,兩者的重量該如何衡量。
「我沒有遺憾,賭注是我自己下的,輸了也是我的事。」—《風沙星辰》
歷經了幾場戰事、幾次墜機,聖修伯里39歲那年,《風沙星辰》出版問世。
多飛了幾年的聖修伯里,變溫柔了,一個中年機長,記下他清晨拖著疲憊的身軀上工、一些和同事朋友間的對話、一場墜機沙漠中瀕臨死亡的體驗,和更多更多在無際的星空間,聖修伯里忽虛忽實的想像。這一本猶如飛行員手札日記的書,帶領讀者隨著幾次機身的升落,看見了高升的視野、全新的宇宙。
↑歷經了幾次瀕死體驗,更加深了他刻畫文字的細膩度。
此時的聖修伯里對「夜間飛行」也有了更豁達的詮釋,在他的想像裡,眼前一整片都是星星,但「找到對的那一顆(機場的燈塔),就可以回家。」然而只要賭錯一次,飛行員就是判了自己無期徒刑。
而自此我們看見了《小王子》的前身:一個在星際間飄蕩,尋找著生命唯一解答的飛行員。
一天可以看完,卻得用一生來看懂的書
「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朋友,可是只有很少大人會記得這一點。」—《小王子》
到了本系列的最後一本《小王子》,聖修伯里已經不知飛到哪裡去,天不是天、地不是地。小王子從何而來、要去哪裡,到底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再也沒人能說得清。
畢竟在他開飛機的那個年代,在夜間高空那個沒有光亮、沒有方向,既非生,亦未死的奇幻空間裡,「時間」是否一如往常的推移?「年歲」是否還具任何意義?
「大人就喜歡數字。」不想當大人的小王子,卻締造了少有人能匹敵的數字:全球最暢銷書籍之一,270種語言譯本,銷售超過2億冊,公認二十世紀法國文學的第一名。但比起這些輝煌的紀錄,我想,小王子應該更希望自己只是一本你口袋裡破破爛爛的舊書。
《小王子》裡有對人性的反諷,有對愛情的執著,好在包了一層「兒童繪本」的糖衣,許多太聰明的大人,反而不會發現那說的是自己。
這個世界總是逼著我們長大。在職場上,我們起手動刀,磨去自己的稜角,因為這樣比較成熟、這樣比較世故、這樣「對你才好」。在感情上,我們漸漸的放下了那些不切實際,知道你若真想體驗什麼叫愛情,還不如打開一齣 On 檔韓劇。在家庭上,我們開始轉換了從前被照顧者的角色,開始懂得不論想或不想,有些義務就是應該的。
可老實說,我最大的恐懼就是真有那麼一天,再也不會有人指著我說:「你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一樣?」
當然我們知道,21世紀的機長,落了地還是要吃飯、要繳電話費、要買隱形眼鏡。可是無論生活在你面前攤展得多真實,偶爾還是要跟著小王子去到 B612 星球,拜訪一下,年幼的自己。
寫在最後:
小王子悲傷時愛看日落,有一天他好悲傷好悲傷,就看了四十三次日落。
而《小王子》出版的隔年,聖修伯里在一次飛行任務失蹤,那年他四十四歲,於是法國版《小王子》因此改寫了這本經典名著,讓小王子的一天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書迷就是這樣,怪怪的,怪浪漫的。
◎Photo Via : INSTAGRAM, Twitter, 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