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4號那天,曼菲走了。
時隔那麼久,隨著我90年代的拼圖,也一塊塊的在崩落。
羅曼菲,是我第一個喜歡的藝文界女生,但為何而愛,從何而愛,老實說沒個準,可能是她的短髮幹練像極了前衛的都會女性?也可能是輓歌中那獨舞旋轉得讓人難過心碎,又或者是紐約回來的她帶著最新潮、最不傳統的思想來給台北一場衝擊?更有可能是作家朱少麟的書—燕子讓我對於現代舞一直沒辦法忘懷。
Photo credit / 許育凱
先澄清一下,自己並非什麼大叔或者中年男子。我出生在83年末,90年代只是個成長期,約莫是8~18歲之間,可想而知,其實關於像是後現代甚至是藝文活動,在那個歲數應該是不會有多點著墨。只是單純一直覺得自己有個老靈魂,以至於後來許多記憶,都停留在那個後現代的光輝90年代。直至今日,自己喜歡的文學、書籍、電影、藝術等都與那段期間脫不了勾。
究竟什麼是後現代?這邊從學術點開始探討,按照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對後現代歐美文化的分期,認為資本主義歷經了三個階段,於第三個階段提到:「進入晚期資本主義或者多國化資本主義,文化藝術上的對照為後現代主義。」
二戰後,資本市場重新發展,加上嬰兒潮經過20年至60年代的時候,不論在文化上、經濟上、族群上都達到新的高點,傳統以來用來看世界的邏輯及準則,開始需要重新被反思。
Fredric Jameson o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https://t.co/vYaY81W9ab pic.twitter.com/9qmvI11ijH
— Uwe Steiner (@UweSteiner) June 10, 2017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擅長以馬克思理論作文化評論,及研究資本主義下的後現代主義文化發展。
這邊先把幾個後現代的特色列出來,方便大家做思考(這邊以比較文學書寫的方式來解釋):
反中心反體制:疆界的模糊。舉例:詩篇可以寫得像小說,攝影也不一定是追求極致的美,可以是醜陋。
拼貼與碎化:不再遵從大故事或者完整的敘事風格,可以是零散或拼貼的碎片,沒有大部頭的像是百科全書般落落長的道理文,更多像是喃喃自語的瑣碎,像是戀人絮語(羅蘭巴特)、或者台灣夏宇的詩集也有許多採用這樣的方式。
加入「作者已死」的概念,從結構主義進入解構思想的浪潮,文本不再是作者才是權威這麼獨斷,加入了開放式,讓讀者參與其中,很多開放式的思想、結局,或者乾脆讓讀者去填空。
#12novembre 1915
— EspaceFrancais.com (@EspaceFrancais) November 12, 2017
Naissance de Roland Barthes, écrivain et sémiologue français.
https://t.co/tvtFSwlDAo #RolandBarthes #Barthes #Sémiologie #Essai #Langage #Ecriture pic.twitter.com/d1gRzhd65e
↑羅蘭巴特
對於真實性的反思甚至不信任感,如果說現代主義是對於真實的描述形容,那後現代主義更多是在解釋心理、超現實、潛意識、魔幻等面相。
這是我對於後現代主義的一些看法。隨著1987年解嚴之後,許多文字、表演更加自由,文人雅士能夠紓發的更多元,加上經過了台灣新電影對於寫實風格的描述(光陰的故事開始),其實就如同思想文章,在各種藝術領域迅速的拓展,在台灣90年代來到了最高峰。
如果說,之前的藝術都是顯世的話,90年代的後現代浪潮反倒是遁世的,雖然它著實成為顯學,但其內容如同前段所說,傳達的意念、思潮,甚至是開放的或是根本上不明究理。
像是廣告人孫大偉、許舜英當年最知名的司迪麥口香糖廣告,就可以說是意識流廣告的先河。延伸其他一系列的相關作品,導演蔡明亮重新拍出了電影《愛情萬歲孤寂》的長鏡頭,也都是90年代的藝術表現。而現代舞蹈上面也有重要的突破,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就曾說過1987年可以說是台灣舞蹈的分水嶺,一方面是社會動盪開放的街頭運動、一方面也是從前的大道統國族主義轉化道關心台灣自身土地,加上外來洋化的思潮,像是瑪莎葛蘭姆,動作語彙已不再能滿足舞蹈人的身體。舞蹈可以是什麼?可以如何呈現?舞蹈與社會、舞蹈與人的肉體存在關係為何?更重新定義開展舞蹈的新篇章。
↑司迪麥口香糖廣告
90年代的音樂也是經歷了一場最輝煌的大爆炸,台灣解除戒嚴,社會在長期壓抑下突然解放,專門進口英美另類音樂的水晶唱片公司,以《搖滾客》雜誌,舉辦「台北新音樂節」,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同時迸發,之後更產出像是伍佰、楊乃文、糯米糰、陳綺貞等等歌手。而文學方面則是百家爭鳴的狀態,如1995年爾雅出版社選出的年度小說選,可堪稱篇篇皆具有後現代文學的色彩。
Photo credit / 杜可風
我魂牽夢縈的90年代,回到開頭所說,曼菲或許只是我一個楔子,開啟我對90年代的想念。我時常在思考,為什麼對於現代的文化我反倒沒有那麼喜歡,是否過分念舊?其實不盡然,我覺得應該這樣說,那是一個正在迸發的年代,每一個人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把他表現出來,你就會是「走第一個的人」,拿著旗子帶著大家往前走,開拓一場新的格局。就像從前的諸子百家,思想是爭鳴的,而現在的年代是相同的年代,或許是經過了媒體快速的渲染,以及集體偶像文化的崇拜,讓每個人都很簡單的變成了他人,每個思想更容易的往一個大的思想去靠攏。
或許,獨立思考,一直都是我還算引以為傲的一個小能力。
◎Photo Via: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INSTAGRAM,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