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很喜歡聽婆婆講吉普賽人的故事,故事裡面總是會有一匹馬、一個老巫、一對準備為愛私奔的男女,他們每一次都是在森林裡面迷路,每一次都會遇到那個吐著煙圈的老巫。長大之後,我一直對於出走、逃開這檔事情深深著迷,彷彿,總會有那麼一個地方,是心靈跟身體都能平衡的,只是現階段還是苦苦追尋,。也罷,暫時先當個城市裡的游牧民族,打扮不一定入時,但起碼穿衣風格及內心都是舒服自在的。
↑City Wanderer的打扮不一定入時,但起碼穿得舒服自在。
「Wanderer」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名詞,如果要回溯喜歡這個詞的起點,可能是來自於波特萊爾。在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中二歲數時,手上拿著一本《巴黎的憂鬱》,是最浪漫的事情了,班雅明重新借取波特萊爾裡面的漫遊者,說明城市邊緣的地景、人物,交織著新舊、承載著過去與現在的中介,也是靈光乍現的地方。
↑City Wanderer融合嘻皮、戶外、日式等等多樣元素,穿出屬於他們的風格。
扯遠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班雅明對於漫遊者的一些看法,以及他的靈光論,這邊我們回到Wanderer吧!其實有一種打扮,它不是那麼休閒、又那麼戶外,看起來嬉皮,卻又還是拘謹,那種人,你從他眼神中看到了一絲自由的嚮往,但又時常露出囚禁陰鬱的眼神。這造型,我通常簡單歸類在「漫遊者」打扮,這個分類在台灣較少人使用,在造型上也很少被人提起。是我們都會叢林的枷鎖太深,心靈還沒能到穿出這樣打扮的氣質嗎?還是,因為我們二元對立的分類太過明顯,漫遊者這種強調中間不二的穿搭,反倒是含糊隱遁了呢?我倒是很欣賞從骨子裡到外皮都是漫遊者的日本造型師-本庄克行,關於他的介紹,大家不妨自己去估狗。我很愛他2013年幫nepenthes選物店所拍攝的造型Look-WITH MORGAN,只看見在像是北海道的繚繞大地裡,人與馬的情誼,溫柔的風,高緯度特有的霧氣,那瞬間美極了,只在自然裡。
↑窪塚洋介是漫遊者風格造型的icon
而角色的話,硬要想一個icon,又能符合漫遊者風格造型的人,我覺得大概就是窪塚洋介吧!畢竟我們猜想不到他腦子裡在想什麼,他離經叛道過,也曾組過雷鬼牙買加音樂風的樂團,眼神中總是流露出一些睥睨及戲謔,他的造型都有那麼一些些影子,這是指現在的他,多了歲月的一些洗鍊,。像是之前他詮釋wacko maria拍攝時,就充分體現了晃遊者的造型,而近期幫sacai的造型拍攝,則是更增添了一些成熟的韻味。而講到單品的話,選擇就更多了,單看你是否掌握到漫遊者的核心思想,像是近年大熱的needles,我就認為是相當好詮釋wanderer感的品牌。一些有著故事性的vintage item,則很適合穿出時代的見證,總不能穿一件全新的現代剪裁的東西去表現70年代的浪漫。另外,講到洋人品牌Paul Harnden也是晃遊者的好伴侶,那體現大蒸氣時代的黑呢外套,蓄鬍的猶太人,正在度過荒蕪的沙漠。時代的愛與恨,就像太多新奇的小玩意,年輕的時候總是追尋著最快的電子產品,最炫的品牌服飾,步入中年,反倒開始多了點晃遊的心情。也許就如班雅明的解釋,我們的歲數或許是個過去與現在的中介,很多的可能性,是從30歲、40 歲代人,開始發生。
↑日本知名雜誌《GRIND》曾為窪塚洋介打造City Wanderer的造型
這裡突然想到一個想法,以前台灣很多的戶外品牌,我們的爸爸媽媽會買,但我們不見得會,因為我們想要看起來入時的打扮,能夠彰顯一絲自我個性的打扮。所以,如果現階段,有人開始投身這個年輕人戶外用品服裝設計,應該就是能夠創造出同儕間的共感吧 !現在大家一股腦的逃離都市,從越來越多的露營場,到每個周末隔壁鄰居的小RV上面就會架上車頂架,我們在都市裡,像是遊牧民族,晃遊著,逃避著。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