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大膽、夢幻、玩心很重,卻還能保持一貫優雅氛圍,這就是紀梵希高級訂製的力道”


S.

2020-3-9

高級訂製黃金年代的徹底結束:Hubert de Givenchy 的喪禮

「一件美麗的洋裝,能在女人的生命中發生很多事,能帶來幸福感。她們都是我的朋友,能為朋友帶來幸福是一件很棒的事。」

2017年,法國加萊博物館(Calais Museum)舉辦了《Hubert de Givenchy》同名回顧展,在開幕會上,當時90歲的紀梵希先生留下了上面這句話。

 
 
 
 
 
 
 
 
 
 
 
 
 
 
 

Hubert de Givenchy(@hubertgivenchy)分享的貼文 張貼


而這裡所說的朋友,除了40年的摯友兼事業合作夥伴奧黛麗赫本,還有美國前第一夫人賈桂林甘迺迪 Jackie Kennedy(1963年她在丈夫 John F. Kennedy 的葬禮上,穿的就是紀梵希設計的簡潔黑色套裝),以及五、六〇年代各國時尚指標如摩納哥王妃 Grace Kelly 以及英國溫莎公爵夫人 Wallis Simpson 等。

 
 
 
 
 
 
 
 
 
 
 
 
 
 
 

Old Hollywood Blondes(@oldhollywoodblondes)分享的貼文 張貼

 

 
 
 
 
 
 
 
 
 
 
 
 
 
 
 

Grace Kelly(@alwaysgracekelly)分享的貼文 張貼


↑(上圖)摩納哥王妃 Grace Kelly 穿著 GIVENCHY 拍攝官方照片。(下圖)1961年,Grace Kelly 走訪美國白宮時也著用了 GIVENCHY。

兩年後,紀梵希先生於3月辭世。這個他在68年前所創立的品牌,留下許多經典,影響了法式經典的服裝脈絡。紀梵希先生的設計關鍵字是「優雅」,以能完全縫合穿者的個性著稱,「他的服裝能夠塑造性格。」奧黛麗赫本曾說:「紀梵希的服裝總是能給我力量,讓我在大場面上完成我的工作。」他的服裝即便是優雅,卻從來都不是安靜的,甚至帶有戲劇性的強大氣場,俐落的表現出足夠的份量感,而顏色的應用、面料的光澤和縫珠的選擇,是大膽、夢幻、玩心很重,絕不拖泥帶水,又拳拳到肉,卻還能保持一貫優雅氛圍,這就是紀梵希高級訂製的力道。


↑GIVENCHY 獨到的優雅,恰滿足美國前第一夫人賈桂林甘迺迪 Jackie Kennedy 身為總統夫人,衣裝得體的關鍵。

紀梵希先生天生的優雅,其來有自。1927年出生於於北法 Beauvais 的貴族家庭,父親是世襲侯爵,母親則來自皇室御用的織錦工坊世家。10歲就陪同母親前往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參觀了服裝館,最早的服裝啟蒙是兩位在當時分庭抗禮、解構女性穿著的 Coco Chanel 以及用超現實設計顛覆服裝的 Elsa Schiaparelli。17歲的紀梵希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巴黎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學時裝,一年後進入高訂設計師 Jacques Fath 工作室當學徒( Jacques Fath 在當時是唯一能打入美國市場的法國設計師),後來他也到了 Elsa Schiaparelli 底下工作,之後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而在所有設計師中,他最常提及的就是人稱「服裝建築師」的西班牙設計師 Cristóbal Balenciaga ,他影響了紀梵希先生在立體輪廓上的美學。

 
 
 
 
 
 
 
 
 
 
 
 
 
 
 

Penelope(@focusonthefrock)分享的貼文 張貼


↑受 Coco Chanel、Christian Dior 讚譽有佳的西班牙設計師 Cristóbal Balenciaga,影響了紀梵希先生在立體輪廓上的美學表現。

1952年,紀梵希於1952年2月2日在巴黎小展廳裡首度發表自己的作品,他請到法國知名模特兒,同時也是雜誌曝光量最高的女模特 Bettina Graziani 兼任品牌公關和這場秀的模特兒,更直接用「Bettina」來命名這個系列,而 Bettina 也運用她的好人脈,為紀梵希邀到了當時美國最重要的時尚編輯。

 
 
 
 
 
 
 
 
 
 
 
 
 
 
 

Penelope(@focusonthefrock)分享的貼文 張貼

 

 
 
 
 
 
 
 
 
 
 
 
 
 
 
 

Vintage Diva(@vintagediva_clothing)分享的貼文 張貼


↑Bettina Graziani 可謂紀梵希先生早期的繆斯女神,她甚至運用自己的好人脈,為紀梵希邀到了美國極重要的時尚編輯。

然而,當時正值二戰結束,巴黎的經濟對高級訂製服的環境並不友善,一切推崇極簡、實用至上,人們對奢華的設計並沒有張開雙手擁抱,而紀梵希先生深刻體認到這一點,並直接反應在自己的設計上,因而他推出三款上、下身可以分別拆開來搭配的套裝,也就是所謂經典的「Separates」,創造九種變化的穿搭,在此之前,高級訂製服往往只有連身式,紀梵希先生成功以這場秀為他在時裝界贏得一席之地,奠定了日後的地位。

紀梵希1988年將品牌轉手威登集團,但持續主持設計。1989年開始,品牌跨足美妝,紀梵希除致力於男士紳士服裝及成熟典雅的女裝精品設計外,也增添香水的研發。

 

 
 
 
 
 
 
 
 
 
 
 
 
 
 
 

Givenchy Beauty(@givenchybeauty)分享的貼文 張貼


↑GIVENCHY 於1989年開始跨足美妝,且致力於香水的研發。

隨著紀梵希先生在1995年卸任,品牌發展也遇到了瓶頸,之後這個世紀最天才的設計師們都曾經試圖重振 GIVENCHY ,包括去 Dior 以前的 John Galliano,最狂的天才 Alexander McQueen 都無法再使其回到巔峰,直到來自義大利的 Riccardo Tisci 將暗黑、歌德式的華麗血液注入 GIVENCHY 的法式優雅中,GIVENCHY 到了一個新的全盛時期,強勢、年輕、大膽。事實證明,Riccardo Tisci「無可救藥的浪漫」的新混血主義——維多利亞時代的繁複搭上鮮豔的民俗風格,是當時市場需要的。

12年後,Riccardo Tisci 離開,由現任的 Clare Weight Keller 掌舵,自 Riccardo 的黑暗歌德再度歸回到女性光輝的強大面,綻放女性自覺力量。Clare Weight Keller 的女神雖然優雅,但絕非乖巧,甚至具衝突撞擊的美感張力,也點出女性特質在現下這個世代,需要有相對的明顯特質才能生存的特點。Clare Weight Keller 更在去年找來流行樂小天后 Ariana Grande 重現奧黛麗赫本在《第凡內早餐》裡的小黑洋裝。

↑現任藝術總監的 Clare Weight Keller 在2019年找來 Ariana Grande 重現奧黛麗赫本的經典裝扮

在紀梵希生命中,真正值得提到的人是奧黛麗赫本,紀梵希先生曾經回憶道:「奧黛麗的曲線輪廓與個人風格是如此的生動強烈、獨樹一格,關於她的一切回憶,我依然歷歷在目。」紀梵希曾表示是赫本讓他看到衣服的新生命,而赫本說,「是紀梵希創造了我。」

赫本第一次登門造訪紀梵希先生,當時她正要接演新片《龍鳳配》(1954)。他們的第一次合作,是一件優雅大器的長禮服:一層蟬翼紗從上垂墜,上身及裙擺繡滿了18世紀的古典花朵,這為紀梵希先生贏得了一座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他也從此成為赫本的專屬服裝設計師,除了電影造型、典禮宴會服裝外,連赫本的結婚禮服到孩子受洗的禮服,也都交由這位默契滿分的好友親自操刀,直到赫本過世,他們的合作長達40年。

不過最讓人懷念的,還是在電影《第凡內早餐》裡,嚮往光鮮亮麗的拜金女赫本走在天未亮的紐約第五大道上,手裏拿著咖啡,一邊吃著麵包、一邊隔著櫥窗欣賞華貴的珠寶,身上那件紀梵希黑洋裝讓她看上去優雅、端莊,卻又有種乖離的衝突感。曾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撰寫專欄的美國作家 Dana Thomas 就曾在文章中提及,當時商人地位提升,中產階級努力效仿上流社會的生活,購買高級時裝、頂級珠寶等,卻難以被真正的上流階層接納,而這正是六〇年代中產階級的縮影,紀梵希和赫本則聯手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精神。

↑電影《第凡內早餐》裡,紀梵希讓赫本的黑洋裝看上去優雅端莊,模擬中產階級效仿上流社會的生活,成功揪住了那個時代的心聲。

高級訂製奠定了整個 GIVENCHY 品牌的哲學,在金字塔的頂端,骨子裡保留著曾經奢侈品牌的「上流、高貴」的 DNA,也讓他堅持創造著一個難以觸及的形象,進而向下滲透至品牌的各個層面,影響到之後的所有創作,成為 GIVENCHY 非常珍貴的資產。今日,紀梵希被廣為人知的是優雅的高級訂製服,然而他發跡的那一場秀,紀梵希將襯衫、裙、夾克、褲裝互換搭配介紹給世人的「Separates」概念,卻是實穿主義至上,他是少數能夠同時駕馭實穿概念與高訂的偉大設計師。

↑所謂經典的「Separates」概念即是上、下身可以分別拆開來搭配的套裝。

在紀梵希先生眼中,將近半世紀以前的時尚之所以珍貴,是由於每次特殊的曲線剪裁與用色,都與訂製的靈魂合成為獨一無二的樣貌。

1993年,已癌末卻仍在非洲為飢荒孩童奔走的赫本,在離世前留下一個大箱子,把紀梵希為自己設計的禮服全數還給了他,這些服裝現在分散保存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而隨著紀梵希的逝世,似乎宣告著他所承襲的高級訂製精神和這個曾經存在的黃金年代真正消逝了,然而他所創造的美,已成為永恆的經典。

 

◎Photo Via : INSTAGRAM, Twitter, IMDb, Google

◎Video Via : YOUTUB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