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體驗⽅式的衝擊與未來的日常
回想2020年人類共同的記憶,相信會停留在同一件事。新冠肺炎所帶給全球人們的影響,一⽅面是嚴重的行動停滯,造成的嚴重大規模的商業供應鏈停擺,與積極轉型、以減少損失,相信聰明的商業頭腦會找到可能的出路。
↑2020年人類共同的記憶,相信會停留在同一件事,新冠肺炎。
然而,截至三⽉為⽌,全球各地因為新冠肺炎所影響的停課已經高達49國以上,超過4億的學生的學習方式產⽣了巨⼤的影響,全球各地因為停課不停學的遠距教學,帶動平板、鏡頭等學習相關配件的瘋狂熱賣。
↑全球各地因為停課不停學的遠距教學,帶動平板、鏡頭等學習相關配件的瘋狂熱賣。
同時加速傳統教學數位化之必要外,更暴露出兩個嚴重的衝擊:1. 學校各自形成的線上課程與社群學習看似很好,但偏鄉學校與家庭的網路普及與數位教學串連的整合力是否有跟上?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科技島定位,竟然有12%的國中、小學家裡沒有行動載具、10%的學⽣沒有網路可以使⽤。更嚴重的是,2. 仰賴學校營養午餐的弱勢家庭,同時間發生難以獲得正常溫飽與無法進行線上教育的雙重營養匱乏!樂觀的想法可能覺得疫情過後,對於相關的學習方式將會回到原來建立已久的正軌,但什麼是學習正軌?
↑傳統教學數位化的轉型下,讓台灣城鄉差距的問題浮上檯面。
試想在這一段時間家長被迫要讓14歲以下的學生開始使用行動載具來進行遠端教學,親子或兒童們也透過正常的方式、更⽅便地取得學習方式與知識後,未來的學習日常會是什麼?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接軌的數位語言,在知識多元、假新聞假知識的狀況下,線上與線下的交叉並行,是否會讓學習更有效率?108課綱好不容易要正式登場,這場病毒擴散所帶來的知識學習方式與觀念的翻轉、似乎衝擊更大。而強化偏鄉數位軟硬體同時進行之中,線上課程應該要帶來的社區型資源共享制度, 絕對是一個未來日常的絕對必要。
↑108課綱好不容易要正式登場,但這場病毒擴散所帶來的知識學習方式與觀念的翻轉、似乎衝擊更大。
各種距離感的建立
還記得青春時代的 K 書中心,用隔離制度幫助讀書專心的商業創意,但隔離不隔愛的傳紙條戀情,好像對於當時的升學率也沒啥幫助。日本拉麵文化的極致,獨享的拉麵時光,所形成的隔間座位,其實與東洋單⾝經濟有很大的關係,個人座位、單面對窗的座位,生活環境裡是日常。
↑青春時代的 K 書中心,用隔離制度幫助讀書專心的商業創意,是時代的印記。
這樣的現象,在病毒肆虐的現在與未來,極可能變成常態!不僅如此,我們在北捷被訓練要有禮貌、靠右邊的排隊行動方式,在去百貨公司或出國遊玩時,總會情不自禁的產生靠邊的潛意識行為,這次台灣成功抗疫所進一步帶來的社會行為教育:「1.5美好距離感」的數據傳染,相信會帶來讓我們⾃己都會⼼一笑的未來場景。
↑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家都要保持社交距離。
這些⽅面的距離感建立,對於期待下⼀個重返生活感的社會走動,會產⽣許多想念,那種⼈與⼈之間其實有多麼靠近的情緒,品牌端做了一⾸首親密的詩歌 (Ode to Close #Socialise Responsibly),鑽進了每個⼈的⼼裡:
↑期待重返生活感的社會走動,那種⼈與⼈之間其實有多麼靠近的情緒。
回到教育體制在這波疫情下,線上線下的串連學習,搭配「非接觸式」的支付習慣大幅增長,我相信 K 書中⼼型態的「出租型遠距教育學習機構」、南陽街年代的補教界榮景,將形成另一種商業模式,重返光輝世代。
↑在補習班的黃金年代,南陽街的補教界榮景。
觀聽載具的革命完整了個體驗
2019年10月,蘋果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出的一項專利是可以透過耳機上設計的感應器,在使用過程中辨別使用者的反應狀況,做到自動調整聲音與不同場域的提供。我們都知道在動態影像的世界裡,視覺的表現是內容與訊息,但聲音的表情卻是真正能讓一個影像作品產生感動力的靈魂。
如此一來,透過耳道的傳輸,各種學習場域、體驗感受的加乘,都是科技進步所能夠讓學習市場「效果增值」形成無限可能 。搭配著「#WFH」、「#WFAnywhere」的流行與模式建立,在空間裡所應運而生的色彩、 植物、⾳樂等⾃我學習環境的營造,將會是另一個搭配市場成長的重要條件,同時也呼應了自媒體趨勢將持續竄升。
↑科技進步所能夠讓學習市場「效果增值」形成無限可能 ,也呼應了自媒體趨勢將持續竄升。
從心理層⾯思考線上課程是設計關鍵
我們可以想像距離感、線上課程與習慣建立,在學習的未來,會衍生出負面情緒與可能的孤寂效應。線上課程的設計師,在課程的內容是否應該想,不能只是直接從實體轉移到線上與搭配講者的說明?
線上課程應該有專門的教授方式。舉例來說,每個不同的課程所對應適合的講師風格,是第一優先的思維,在未來的線上教育裡,講師與劇場演員的差異,可能只有一線之隔,⾓色帶動(Moderator)如何產生即時討論,讓每⼀個學習者、也有參與感,這絕對不是 「縮⼩學習與實體差異」這樣的話語,可以矇過的。
↑線上課程應該有專門的教授方式,每個不同的課程所對應適合的講師風格。
不止如此,「主題式內容與課前作業的設計」,對於課程當下的聚焦與互動性,以及產⽣相當程度的可預期性。而成長教育體制裡的心理輔導課程,在線上課程內容安排上,更是不可或缺。
具備世界觀的未來場景
對於很多商業行為與產業,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都是艱難的。原本線上教育的資方,也許很幸慶⾃己是爆炸性成長的一員, 但這樣的機會點,更需要謹慎的長期看待與規劃線上課程這件事,除了上述 「線上課程絕對不是線下課程的轉移」,加個攝影機,看一樣的教材,⼤家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聽到睡著。
↑「線上課程絕對不是線下課程的轉移」,加個攝影機,看一樣的教材,⼤家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聽到睡著。
線上課程的意義,是必須透過思考觀者旅程,來建立場景。除此之外,台灣這塊島嶼,長期以來被政治環境綁架所缺少的國際觀,在這次轉型數位的學習⼯程上,是⼀個絕佳的契機,將跨國資源導入,規劃學齡⽣生活與國際師資5.0版(5G 世代不遠了),應該是⼀件很值得期待的事呢 。
◎Photo Via:INSTAGRAM, 達志影像, 趙傑克, Shutterstock
◎Video Via: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