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在消費者心中,歐洲時尚好像才是真正的時尚,美國時尚只像是一塊敲門磚?”


Elise Ay

2020-2-20

美國時尚、歐洲時尚孰優孰劣?時尚產業裡隱藏的國族階級?

紐約人權委員會才剛宣布,Prada的團隊需要接受文化敏感的教育訓練,包括Miuccia Prada本人。而Gucci之前販售的黑臉毛衣和Dior的Sauvage香水等文化出格事件,也讓他們被排在Prada的Pradamalia黑臉猴子商品後,等待被人權委員會進一步檢視。而2018年Dolce & Gabbana的辱華事件,對品牌來說,至今仍是其經營史上的一大跤。

 
 
 
 
 
 
 
 
 
 
 
 
 
 
 

CULTED(@culted)分享的貼文 張貼


↑2018年12月,Prada與紐約著名平面設計師Michael Rock合作推出以「Pradamalia」為題的猴子吉祥物,但因黝黑的膚色和大紅(綠)唇,外型神似黑人,被視為是在取笑、羞辱黑人,甚至剝奪了他們的人性。

 
 
 
 
 
 
 
 
 
 
 
 
 
 
 

Jocelyns Parfum Solo(@jocelynsparfumsolo)分享的貼文 張貼


↑2019年8月底,Dior為香水Sauvage推出宣傳短片《We are the land》,原是為了突出北美原住民和他們世代生存的土地的關係,是人與自然共生的圖譜,但因Sauvage一詞的英譯,涉嫌種族歧視,招來如潮水般的負面評價。

相較於歐洲老字號精品品牌經常不小心越界而造成文化挪用或是種族歧視的設計,美國本土的品牌似乎較少受到這樣的抨擊。當然,美國,尤其紐約,重視多元性以及面對種族議題小心輕放的態度,讓他們的文化敏感度相對較高。不過話說回來,究竟歐、美的時尚有什麼具體的差別?怎麼在印象中,歐洲的時尚有種高於美國時尚的錯覺?

輕奢精品入門款的定型

說到時尚,或說精品品牌,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來自巴黎、義大利的品牌才是「真正的」時尚,才是「厲害的」品牌,在許多人的印象裡,美國時尚意味著精品世界的入門,或是專屬於小資女的輕奢款。

美國當前最知名的時尚品牌,諸如Marc Jacobs、Michael Kors、Coach、Kate Spade、Tory Burch、Rebecca Minkoff、Alice+Olivia等等,哪一個不是走鮮艷色系、繽紛視覺、實用方便,最重要的是,只要存一陣子錢,就算學生黨也買得起一個爆款皮革包的友好售價?

 
 
 
 
 
 
 
 
 
 
 
 
 
 
 

Tory Burch(@toryburch)分享的貼文 張貼

 

 
 
 
 
 
 
 
 
 
 
 
 
 
 
 

alice + olivia by StaceyBendet(@aliceandolivia)分享的貼文 張貼


↑Alice+Olivia的繽紛視覺總讓人印象深刻。

或許是商業策略使然,美國品牌在甫創立時,為了與其他老字號品牌做出市場區隔,因此售價區間也訂得比較低,然而較低的售價,再加上美國休閒、運動風格的設計,大別於歐洲時尚品牌淵源已久的高級訂製服傳統,及其延續而來的將時裝與藝術綰和的風氣,久而久之,風格與價格的雙管齊下,加上品牌為了配合這「雙格」而祭出的青春洋溢的視覺形象,漸漸也將美國品牌定型在小資女的輕奢款精品入門的位置上。

 
 
 
 
 
 
 
 
 
 
 
 
 
 
 

Michael Kors(@michaelkors)分享的貼文 張貼

 

青春洋溢的視覺形象

由於美國品牌偏向休閒、運動的風格,在品牌的廣告宣傳以及視覺形象上,往往也傾向以陽光、開朗、甜美的年輕女星為品牌的代言人,Selena Gomez、Chloe Moretz、Zendaya等人,一直都是美國品牌代言人的最佳選擇。

加之目前市場上較知名的美國品牌,對上歷史悠久的法國、義大利品牌,根本就是女孩對上女人,你能想像娜塔莉波曼代言Kate Spade嗎?或是妮可基嫚代言Coach?(不過話說回來,好像也不是不行,這也可以是一種顛覆既定印象的操作,但重點是,品牌會這麼做嗎?)

 
 
 
 
 
 
 
 
 
 
 
 
 
 
 

Coach(@coach)分享的貼文 張貼

 

 
 
 
 
 
 
 
 
 
 
 
 
 
 
 

Coach(@coach)分享的貼文 張貼


↑美國品牌較常以Chloe Grace Moretz、Selina Gomez等鄰家女孩型的明星為代言人。

菜市場裡的大媽印象:Outlet款的氾濫拉低了品牌的質感

身為資本主義大國,美國的時尚毫不害臊地表明它就是想要創造銷售,因此除了當季專櫃的產品線,更有許多專門為Outlet設計、生產的「過季」商品,而這也因此促成了美國品牌菜市場大媽化的既定印象。

其實,Outlet商店裡賣的並不全然是專櫃過季的商品,而是為了折扣而另外製造出的Outlet「過季商品」。品牌門市和Outlet門市,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產品線,相較於專櫃與專賣店,Outlet的商品價格往往低廉許多,一千多塊台幣就能買到一個正版的Coach托特包、三千塊台幣也能入手一個有點造型的Michael Kors或是Kate Spade,許多人每到美國Outlet,就是瘋狂掃貨,而掃貨的後果,就是拉低了品牌的形象與質感。

 
 
 
 
 
 
 
 
 
 
 
 
 
 
 

Michael Kors(@michaelkors)分享的貼文 張貼

 

精品講求的就是稀有性,數量一旦多了,也就失去了名牌加持的靈光,消費者如果真要花錢,會覺得應該買一個「高級」一點的品牌。以至於雖然不是盜版,卻因為Outlet款式的氾濫,而拉低了品牌整體的形象。

 
 
 
 
 
 
 
 
 
 
 
 
 
 
 

Tory Burch(@toryburch)分享的貼文 張貼

 

歐、美時尚孰優孰劣?

過去,歐洲設計師看不起美國設計師,進入二十一世紀,這樣的情況漸漸好轉,然而在消費者心中,歐洲時尚好像才是真正的時尚,美國時尚只像是一塊敲門磚,或是一個旁枝。像是電影一樣,好萊塢式的電影幾乎形塑了世界對於美國電影的認知,而歐洲電影則予人一種藝術、小眾的觀感。美國時尚的休閒、大眾與商業化,促成了其在全世界的消費者心中的既定印象,相較於歐洲時尚高級訂製服的傳統,美國時尚這樣隨性的風格與商業的走向,因而間接塑造了大眾對於美式時尚的認知。

但究竟歐洲時尚是否真的比美國時尚厲害?歐洲時尚是否才是真正的「時尚」?

 
 
 
 
 
 
 
 
 
 
 
 
 
 
 

kate spade new york(@katespadeny)分享的貼文 張貼

 

其實時尚說穿了,就是以穿著搭配展現一個地區美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的方式,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文化,當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時尚。時尚不應該有國族階級,儘管世界對於許多事情,早已有了許多根深蒂固的陳見。美國時尚與歐洲時尚的不同,在於其文化、歷史、傳統以及商業模式,沒有哪個比較好、哪個比較高尚,而也因為有這樣不同的國族、地域差異,時尚也才更多元、更有趣。

 

◎Photo Via : 達志影像,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