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界的時尚女魔頭數起來不少,她們的故事又是被拍成紀錄片、又是被出版成書籍,總是星光熠熠的出現在各種時尚場合讓同行媒體追捧,但是雜誌界的男性領導者似乎就比較低調,如同創刊滿二十周年的《men's uno》,創辦人Justin林浩正鮮少在幕前露面,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為這是一本國外的雜誌,於是這次Wazaiii編輯帶著崇拜的心情來到了《men's uno》總部,聽Justin如何從台灣還是時尚沙漠的年代,找到一片綠洲發展起男性時尚帝國,又如何預言未來的媒體發展走向。
立志做男性第一!從取名就就看出決心
「《men's uno》刊名的由來?」
『men's當然就是男人的意思,uno是我選擇義大利數字一二三四裡的一,男人第一,加上我原本就認為全世界最好的男裝是來自義大利,然後男人的義大利文是uomo,就想到這個men's uno,我想做一個男人第一的這種概念。歐洲的朋友非常surprise這個名字,他說一看就覺得這是一個high fashion的title,美國朋友跟我說,因為我們不能確定這個字怎麼唸,但以英文來講是Men you know∼both in Italian or English都很有趣!
一開始我就想讓它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台灣人做出來的書,大家都以為是國際中文版,喔不是!就是林國際做出來的,我本人,哈哈。當時創刊整個編輯部只有我一個人,從發稿、寫稿、校對,一直到最後美術的完成,就是我一個人做,全部熱情的爆點都爆發出來!』
「國際中文版進入台灣以前,台灣時尚資訊像沙漠一樣貧瘠,您能描述當時的環境嗎?」
『高中的時候,我和幾個愛漂亮的同學就看一些日本或美國男裝的雜誌,那時候對我們來講每一本書都很像聖經,因為我以前是讀美術的,我在時裝雜誌裡找到好多感興趣的設計或是創意,連它裡面的廣告都可以讓我定格在那邊發呆想很多事,可能這也是我走進時裝雜誌產業一個很大的動力吧!』
『我第一個工作是1989年進到《儂儂》雜誌上班,在那個時候還沒有所謂的國際版本進來,台灣只有幾個比較大的服裝雜誌,像是《儂儂》、《黛》、《韻》還有《薇薇》,當時的80年代女裝雜誌就是這一些。』
「後來是怎麼從美術編輯轉為時裝編輯的呢?」
『這個契機還蠻特別的,因為我一直對於視覺的東西很敏感,很快就取得服裝編輯、攝影師及總編輯的信任,後來我的老闆和總編輯要求全部的視覺都要我過關同意,編輯才能夠製作或拍攝,就是那時候我從美術跨到創意及時尚,當然我也很喜歡時裝,所以很快就跟時裝的編輯混在一起,每天都在聊什麼牌子出了什麼衣服,逛街就大家一起去逛,還記得以前有Joyce嗎?哈!我好像是在那邊長大的,Joyce是在以前遠企購物中心的四樓,那一整層全部是國際品牌,我記得沒錯的話,PRADA、Armani當時都還不是獨立進到台灣來,全部都是在複合店裡面,對我們來講,只要進入Joyce,你就踩進世界的一半。那一段時期我自己還跑到實踐去旁聽他們時裝科系的內容,因為台灣能取得的資源太有限了!』
「為什麼想創辦《men’s uno》男性雜誌呢?」
『95年的時候我萌生想要創造刊物的念頭,因為我做了很久的女裝,其實我很想知道男裝到底在幹嘛?男裝市場在90年代大家認知不足或社會保守風氣之下,我們身邊幾乎不太有男生追求時尚跟愛美,但我覺得這一天總要開始吧!最重要是我自己內心的需要,我很需要有人編給我看,因為我永遠都只能翻一些國外的雜誌去看人家在做什麼,於是96年時我就開始進行這個計畫,當我案子開始寫出來時候,越來越接近可能可以實現的理想。』
男性市場只有一種雜誌能生存-色情雜誌?
『有些人看了案子就覺得太棒了!「我就是有廣告找不到地方下,因為台灣沒有這種雜誌,我都已經要reject回去國外了!」當然也有人澆你一盆冷水,發行公司老闆說:「唉!老弟呀!我跟你講,你千萬不要辦什麼男性雜誌,絕對死!」他說台灣男人只看一種雜誌,「當然就是色情雜誌囉!」當時國際中文版都要進到台灣了,我覺得很多的事情在傳統媒體好像都做不到,我想就算賣得很差也沒關係,因為我這麼想看,一定也有人很想看這樣的內容,想吸收這樣的知識,或者想知道這世界上到底是怎麼樣?這個流行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我就決定去做。 』
『97年開始創刊的時候,當時發生兩個很重要的時尚界icon過世,一個是Gianni Versace,那對我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因為他是我非常喜歡的時裝設計師;另一個是黛安娜王妃也車禍過世了。這兩個人過世其實給我很大的刺激,覺得生命好短唷!就這樣子很懵懵懂懂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把創刊號在那一年的九月做出來。我有的就是一個熱情,那就是頂好鋼盔!』
↑2014年與接手Gianni Versace的妹妹Donatella Versace採訪後合影。
在中國一度被視為禁書,卻在黑市大受歡迎!
「請問men's uno是在什麼契機下進入到香港、中國、馬來西亞市場的?」
『說真的,我一開始都不知道除了台灣之外還有誰在看men's uno,每一期的書我們都批給東南亞去賣,當時在賣海外書的書商說:「不知道為什麼你們的書在海外賣得特別好!」最早是30本到300本,到3000本,他說不知道為什麼擺在書攤就賣完了!我的書在海外,開始累積了一種隱性的知名度,一直到我第一次出差的時候,跟一個坐在我旁邊的編輯交換名片,他說:「啥?你就是Justin!我看你雜誌很多年了!你每一期的書在香港書報攤出來我一定會買!」又有一次中國媒體的一個女生跑來跟我說:「北京有一票你的讀者你知道嗎?他們想盡辦法要買到你的書。」所有台灣的書在那邊都是禁書,可是你越禁他們越想看, men's uno藏在書報攤下面,你要跟老闆報名字他才賣你。後來就有人來尋找合作,就是這樣子2003年推出香港版,2004推出中國版,2008推出新馬版本,一直到現在。』
海外公司叛變!六個月成功拯救香港版
「創刊二十年來遇到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我自己覺得心裡最痛苦的事是香港公司叛變,在香港原來第一個合作的公司,我自己覺得我們好像兄弟姊妹的情感,也因為他們的關係,讓我們在香港獲得很大的成功。有天我突然接到email,說即日起不再跟貴公司合作。他們覺得在這四年半之間,因為我們在香港賺了非常多的錢,而他們必須分給台北公司一筆不少的版權費用,覺得以他們的實力可以自己做,為什麼要靠men's uno?然後他也覺得men's uno沒有他們做不起來,所以就不需要合作。我只剩下六個月的時間必須決定men's uno還能不能在香港繼續,但是我不想讓它死在香港,所以我就在那半年當中密集的飛香港,成立新的公司然後一直run到今天,這是我自己覺得最難忘的一件事。』
↑men's uno男模大賽與高以翔合影,以及後排參賽者
「每年都舉辦的men's uno男模大賽,培育出了多位偶像男神,當年怎麼會想舉辦比賽呢?」
『這要講到90年代一個流行發展的變革,全世界經濟已經到達一個頂點了,開始有人覺得說,還有一種錢也要賺到,就是年輕人的錢。所以當時在90年代有非常多的設計師為年輕人推出了副牌,我看到伸展台上面有更多年輕的模特兒出現,他們都小到大概只有18,19歲。97年在創刊時發現台灣模特兒公司裡面的男模非常的少,而且很多都是年紀蠻大的男模,跟我當時想要一種新概念的時裝雜誌有很大的不同,我要做的是年輕化的概念,所以我想那就自己來選模特兒。我設定的對象就是類似像20年前的王力宏、金城武或小虎隊,但當時的名牌對於這種青春偶像其實是相當排斥的,你知道一開始我們要說服名牌借衣服給這些人穿有多難嗎?我還特別做企劃案送到國外品牌總部去,報告一送去,他們就說:「對!我就是要這樣的!不要再給我老人。」Prada的模特兒哪一個是老人?沒有嘛!你看Tom ford、Gucci哪一個是老人在走秀?沒有呀!所以我們是這樣子開始。』
「培育過這麼多男模後,您認為要成為新生代男性偶像,需具備什麼條件呢?」
『我覺得並不是因為你長得很帥或長得多美,你一定就能夠紅。我先講香港的例子,在最近這十年當他們都已經沒有偶像了,這個市場就是萎縮掉了,因為電視台賺不到錢,也做不了大劇,做不了大劇就捧不了這些人,香港有錢想要投資演藝的人都往中國去投資了。我覺得這兩年台灣的偶像也面臨新的危機, 2000年台灣所有的音樂、偶像劇都領導著整個中國的潮流,再土都能紅。可是中國演藝發展跑得很快,很快就發現你比較土,那這些人就慢慢下去了。每一次我都被中國版的同事追問:「台灣有沒有20歲左右的偶像很紅?」不是沒有,但是長得再好看你可能也不要,因為他們沒代表作,你就說不出來他是誰。20歲左右新生代的小鮮肉、小美女都在中國,我自己的感覺,慢慢的再若干年應該偶像就出不來了,因為沒有戲、沒有劇或好的歌曲,去把他們捧出來。』
數位社群的末日預言,媒體人必須了解科技看得更遠
「men's uno對於網路行銷有什麼樣的發展策略來抓住年輕人的關注嗎?」
『當然當然!現在所有的媒體都是傳統與數位同時在進行,數位比重會越來越重,我認為紙媒有可能在五年之後就會淡出這個市場,集中在數位。五年之後的手機會變怎樣我們不知道,但是以科技進化的推算,今天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都是以後的笑話,以後你的螢幕要多大就多大,取代你的電視,下載時沒有lag,不需要電池,然後速度N倍,未來會跟機器人時代混在一起。我自己心裡有一個底是,數位時代會完全取代紙張的媒體,但紙張的印刷還是會存在,只是以比較精緻、小眾的方式出現。這就好像是現在大家又流行去買黑膠唱片來聽,為什麼呢?你明明在網上就可以零元聽到飽?因為文化的溫度是無法取代的。我不知道聽過多少人跟我說他擁有第一期到多少期的men's uno,「我從讀書的時候就在看你的書到現在」,「我覺得我擺在書架上面的men's uno就代表了我的品味」,雖然所有的資訊會隨著時代過去,但是隨手拿起一本來翻,所有過去的記憶通通都回來了,他說:「你知道嗎,如果你要問我青春時期最大的記憶是什麼?就是men's uno。」 』
『其實我覺得大家可以想得再遠一點,今天你就算在臉書上有一百萬個粉絲,有一天大眾不用臉書的時候,這一百萬就是零,所以你們在煩惱追求粉絲數的同時,不要忘了要往以後看。最近有的例子是Ariana Grande倫敦演唱會爆炸之後大家都在追問她去了哪裡?結果她就在twitter上面發了一個消息,說她平安沒事,Ariana的臉書卻停留在上禮拜四的貼文。已經有人告訴我了臉書是兩千世代後不感興趣的軟體,也就是說17歲以下的小孩對這個社群沒興趣,尤其是爸媽還會看到,太可怕了!可見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變革。』
↑左上-於米蘭時裝周拍攝;右上-與義大利時裝編輯Anna Piaggi;左下-Karl Lagerfeld;右下-Miuccia Prada合照
時尚部落客鹹魚大翻身!從乞討秀票變成明星
「您怎麼看待網紅、部落客成為自媒體趨勢呢?」
『我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blogger不是在台灣,是在米蘭,應該是2007年吧!突然跑來一個人問我們說,請問你們有沒有多的票?接著他就開始自我介紹說是哪一國的blogger,然後我在好多的秀場看他在門口等候,問有沒有票?可不可以讓我進去?一兩年之後這些人都進來了,他們都站在後面看;一直到最近這幾年,他們坐到第一排來。不論是海外的或台灣的blogger,我們都有個感受好像紅的太快了,快到有點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是有一次我去一場秀,全世界總編輯都在同一排板凳區,看著對面的高級漂亮沙發區,我聽到左右的comment都是:「Oh! Shit! What happened?」就是那些網紅,他們變成明星一樣的被對待,還跟明星坐在同一區。』
『這本來就沒有不對,他設定自己要做名人,很多人來到這個時裝週的現場,我真的不知道他在他的板上經營什麼東西,但是我只知道攝影師都一直拍他,然後相片很快就可以在全世界曝光。我今天跑了十場秀,看到他們最少換了三到四件衣服出現,我們都沒有時間換衣服,為什麼他到下一場時候衣服已經換好了,原來是他租了一台箱型車,車上還有化妝師,衣服都吊在裡面,跟明星一樣排場很大。』
『後來慢慢就懂了,她是誰誰的千金,他是誰誰的兒子,他們看秀的目的就是要成名,在網路上面因為每天換很多衣服,就有很多follower在看,並不是因為很有成就,或者言之有物,或者有特殊的觀點。所以我很早就看清楚這事件是怎麼回事,他本來就不是媒體,是在經營明星形象。在我眼裡要能夠有觀點、有很好的文字立論,這才是我認為所謂的blogger,這才是我們要合作的對象。那些純粹只是展現服裝造型,或者是到哪裡去玩,拍比基尼照,我覺得這行為不是不對呀!全世界明星不都這樣?』
↑辦公室緊鄰著編輯區,桌上堆砌著雜誌
當個低調努力的幕後媒體人更重要
「您對『編輯明星化』現象有什麼看法呢?有考慮過要經營自己嗎? 」
『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你問我可不可以做這樣的人,我覺得我不行,我就是幕後人,我不想把自己經營成那種每天換五套衣服,然後過錦衣玉食的生活。對我來講,就是經營好這個事業,或做好一個媒體人應該做的角色,這是我自己心裡底層最主要的那一塊,只是剛好我很喜歡時尚,我把這兩者拉在一起,只是這樣子而已。』
『編一本好的雜誌,我就像一個導演,那就做好導演嘛!讓明星去說話呀!多數媒體人都跟我一樣,我們做的工作就是幕後,但是有我們覺得適合出來為某些議題發聲,我們也不介意唷!比方這個社會需要正義的時候,或者時尚界發生什麼事情需要一個評論時,我們都願意呀,但不會是名人,只是純意見提供者。』
「您覺得台灣男性穿著品味如何?」
『台灣是一個自由化的時代,或許是因為我看過時尚沙漠時期,當時的時裝穿著跟打扮和現在比起來,我只能說真的是進步。年輕人本來就很喜歡時裝,剛好因為在求偶的階段嘛!所以特別會想要打扮自己,很多男生願意好好的打扮是因為他想耍帥給女生看,當然有些人說女生打扮漂亮是給男生看,那是相對的,天性嘛!有的時候我覺得台灣現在的男生好像穿得都有點太隨便或輕鬆。men's uno會這麼有名是因為我們告訴你國際趨勢是什麼,Gucci有什麼,LV有什麼 Chanel有什麼,你可以照著做,也可能消費不起,但如果不懂趨勢就會更不知道自己該穿什麼,所以知識往往是造就一個人的時尚第一關。』
「對您而言時尚是什麼呢?」
『我相信每個人對於時尚的解讀很不一樣,有的人覺得一定要有名牌才是時尚,我覺得你把那個牌拿掉,這裡面其實他要陳述的就是一種品位,誰的品味好,誰就是這裡面的領袖。』
「請給想要進入時尚產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沒辦法一步登天啦!我覺得這個世代造就現在的小孩子自我膨脹,網路世代也創造了很多的酸民,現在年輕人對於歷史或過去的經驗並不是那麼在乎或者珍惜,很多人都只看現在、只看眼前,歷史告訴我們事件都是重複發生的,如果你不了解過去的話,就沒辦法好好去面對未來。現在新生代的小孩已經沒有判斷能力了,就活在一個當下,我覺得很可惜,真的不要忘了過去有很美好的歷史經驗。』
後記:
採訪前在蒐集資料的階段,很驚訝網路上關於Justin的訪問不超過三筆,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一位資深卻又低調的媒體前輩,進入雜誌二十多前卻鮮少在螢光幕前曝光。回顧起創業這些年來的故事,每個事件他能準確的說出年份甚至日期,話語中可以感受到他是非常重感情的人,採訪過程中眼神發光,彷彿對時尚有源源不絕的熱情,這份熱情也感染了我,期許自己也能像前輩一樣一直投身於時尚媒體產業。
W編必需老實說,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私心想問的,尤其是網紅趨勢跟編輯明星化的現象崛起,難免會擔憂是否該跟上這樣的潮流,內心卻始終有種排斥感,難得眼前有一位前輩可以請益,聽完答案就像吃了顆定心丸,找回了在幕後工作的自我價值感,也覺得前輩說的沒錯,媒體人必須了解科技看得更遠,需要努力的道路還長遠的很呢!
關於林浩正
台灣第一本男性時尚雜誌《men's uno》創辦人,入行時尚雜誌產業二十餘年,曾任Bella儂儂雜誌時尚暨創意總監,代理FIGARO費加洛國際中文版,雜誌版圖擴張至香港、中國、馬來西亞,在亞洲男性時尚影響力,其每年所舉辦的男模大賽,為台灣打造多位偶像男神!
◎Photo Via:Wazaiii, 林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