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唱著《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的披頭四,甚至將迷幻藥物文化推向了世界,也加速了當局的全面性管制”


陳涵

2019-4-1

藥物與音樂之間─迷幻搖滾

迷幻

根據《流行音樂文化:關鍵概念》(Shuker,2012),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或稱酸搖滾(Acid Rock)是一種「受到藥物刺激而啟發,或者與藥物刺激有關的搖滾樂類型……」,它利用效果器、合成器,甚至其他聲響來模擬藥物影響下的聽覺經驗(p.268)。

 
 
 
 
 
 
 
 
 
 
 
 
 
 
 

Psychodelic Art (@psychedelic_drugs_)分享的貼文 張貼

 

藥物,特別是迷幻藥(Psychedelic Drugs),對於此類型音樂影響甚鉅。在經歷冷戰、越戰與「對藥物與幫派宣戰」的幾次「戰爭」後,逐漸成為所謂必須被社會掃除的「毒品」。在臺灣僅有的一些中文的藥物與音樂文化出版品中,學者何春蕤、卡維波在《迷幻異域》(Collin and Godfrey,2001)的《導讀》中,曾經建議將帶有「使人喪失自主」、「否定藥物可造成實際改變」的「迷幻」藥改稱為「放心」藥(pp.008-9)。

 
 
 
 
 
 
 
 
 
 
 
 
 
 
 

(@malfoy_______)分享的貼文 張貼

 

無論是「迷幻」或者「放心」,我們可理解為對於心理和精神狀態的改變。1960年代,聲名遠播的LSD藥物研究者、理論家-哈佛學者Timothy Leary,曾借助藏傳佛教經典《西藏渡亡經》裡,介於生命與死亡之間的狀態―所謂「中陰」來詮釋藥物作用中的精神狀態。Leary最知名的追隨者便是披頭四樂團,在 LSD的影響下,創作出《Rubber Soul》(1965)與《Revolver》(1966)兩張專輯,而在後者中的《Tomorrow Never Knows》一曲,則更是他們對於Leary迷幻旅程的詮釋。至於披頭四的下一張專輯《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唱著《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的他們,甚至將迷幻藥物文化推向了世界,也加速了當局的全面性管制。

 
 
 
 
 
 
 
 
 
 
 
 
 
 
 

Megan(@frommyvinylcollection)分享的貼文 張貼

 

 
 
 
 
 
 
 
 
 
 
 
 
 
 
 

Bernardo Benedetti(@bernardobenedettigdi)分享的貼文 張貼


↑《Rubber Soul》與《Revolver》兩張專輯皆是披頭四在LSD致幻劑的影響之下,誕生出的迷幻搖滾。


↑《Tomorrow Never Knows》與《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造成全球轟動,但也隨及受到管制。

藥品的政治

LSD在1968年正式被美國聯邦法定為禁藥,並成立麻醉藥品與危險藥品局(後來與藥物濫用執法局於1973年,合併為藥物執行管理局至今)。然後,1971年,美國的尼克森總統宣告了政府查緝藥物的決心:向毒品宣戰(War on drugs)。但事情卻極為弔詭:二戰時期美軍就曾將安非他命、皮下注射的嗎啡配給大兵們(見《上癮五百年》,p.110、207),直到1950年代韓戰、1960年代越戰時,安非他命都是美軍的固定配給品,作為特殊行動的興奮劑以激勵將士。許多書中都有著類似《等待藥頭》(Shapiro,2007)中,這樣的一句話:「戰後,美國大兵回到家鄉,帶著政府配備的藥癮而歸。」(p.143)

迷幻搖滾重要樂手─Jimi Hendrix被公認是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吉他手,他的知名吉他效果聲響便源自於服役的軍旅經驗。「遠處的機關槍聲、飛機門關上的聲音、風吹過降落傘的聲音……」他在1970年演出一首名為《機關槍》的曲目時,將它獻給「正在哈林、芝加哥作戰的弟兄們,還有越南的戰士兄弟們……」(《搖滾神話學》,2006:p.256)。Hendrix的音樂受到安非他命、海洛英與古柯鹼、LSD等藥物影響,他的《Purple Haze》正是藥頭為他特製的LSD型號。

Jimi Hendrix在演出中表露的反戰態度,以及其支持的黑權運動(Black Power)組織,他們的主張都正好與美國主流社會、機構亟欲將搖滾樂、毒品、黑人貼上標籤並排除的態度大相逕庭。威思康辛州大麥迪遜分校的Alfred W. McCoy於 1972年在他的《海洛因的政治》一書中,率先揭露中情局(CIA)透過毒品貿易,扶植亞洲與中美的政治夥伴-位於泰緬金三角與中美洲的反共勢力與親美支持者,例如國民黨在東南亞的異域孤軍。諷刺,到處宣戰的美國政府正是那個任由 CIA將毒品重新輸入黑人社區、使其成為毒窟,並讓 FBI 瓦解所謂「基進黑權組織」的黑人社區團體(如黑豹黨)的頭號戰犯。

迷幻搖滾的影響

當Jimi Henrix與Janis Joplin、Jim Morrison三位音樂人於1970年,前後相繼因為藥物過量而死去,搖滾樂的「27俱樂部」(加上 1969年辭世的Brian Jones)名聲不脛而走。三位藝人皆在音樂上有著巨大影響力。

Jim Morrison與The Doors樂團的作品被認為只要一播放,便能立刻讓人感覺回到60年代,他們的作品因而經常被廣告、電影等各種形式的媒介引用。

Janis Joplin被《滾石雜誌》評選為樂史百大藝人之一,她與Big Brother & The Holding Company演出受到爵士樂影響的迷幻藍調作品,是灣區(Bay Area)迷幻音樂圈中的重要組成。

而Hendrix的音樂影響則最為廣泛,他讓靈魂樂出現了「迷幻靈魂樂」(Psychedelic Soul),爵士音樂也出現如Miles Davis將爵士融入迷幻搖滾的Fusion作品。與黑人音樂有關的類型,若出現「迷幻」一詞,必定與Hendrix有關!而他幾乎以一個人的魅力與創造性,改變了近代吉他演奏與效果器的使用。

在1969年的Woodstock音樂節,The Who的演出,遭民權運動人士Abbie Hoffman聲援、遭監禁的夥伴John Sinclar而中斷,吉他手Pete Townshend直接將吉他砸向他,將他轟下舞台。這起事件讓部份分社運支持者對搖滾樂的政治影響抱持懷疑態度。

《等待藥頭》的Harry Shapiro認為迷幻搖滾社群對於政治的影響無足輕重,對他而言,藥品的使用至多只是「驚嚇自己的父母與師長」(p.193)。而他所說的,是參與1964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言論自由運動(Free Speech Movement)的灣區白人學生們。不過,《自由之夏》(2011)作者、社會學家Douglas McAdam,卻指出這場運動的主要構成份子們,多為經歷1964年夏天「夏日計畫」的志工。這場在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SNCC)號召下,聚集北方各大專院校學生南下、鼓吹黑人選民登記投票的運動,雖以4名學生遇害、80名學生輕重傷做作收。,但其參與者在日後的反戰、婦女運動和此後蓬勃的社會運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奠定美國新左派(New Left)的發展(p.I-V)。

因此,迷幻搖滾社群―1960年代灣區的青年學子們,絕非全無影響力。若再考量Hendrix本身的黑人背景、他演出時的反戰、聲援民間黑人社團言論,以及他的廣大聽眾……就算沒有即時地的影響,也必定改變了未來。而時間更往後延伸,受灣區LSD社群啟發的Disco,以及接續一連串的電子舞曲文化,它們的動員潛力現也早已反映在各種活動中。

 

◎Photo Via:Google,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