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剛交出最後一篇《BANG》的稿子,十月號這一本陪伴我從小到大的街頭潮流雜誌就畫下句點,將重心轉往網站經營,持續提供最新消息。無獨有偶,美國的《NYLON》雜誌,也宣佈了十月號是最後一期紙本刊物,之後全力轉攻網路發展。紙本刊物越來越受到衝擊的事實,一直在醞釀發作,就連出版大國日本,也受到強烈的衝擊,近幾年來,熱門雜誌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快速的網路,導致資訊爆炸,壓縮了閱讀習慣,接下來還會有哪本雜誌要說再見呢?
以前聽前輩說,要害一個人,找他辦一本雜誌就對了!
當年還很無感的一句話,身歷其境與打滾多時之後,終於能明白體會,要弄一本雜誌刊物,不是簡單的拍拍照片、寫寫東西,然後印出來就好。一本雜誌所需要的人,當然最主要就是編輯,背後還有美術設計、攝影師、廣告業務等等,還有其他行政業務,例如:印刷、會計等等,人員組織分工明確,越大的雜誌人員越多。前端內容製作的部分也是需要許多編輯、專業的外稿寫手,來充實一本雜誌內容。而編輯的專業更為重要,要在有限的頁面之內,做出最豐富的內容,也是一大考驗。
被趕鴨子上架的快速內容
一直被網路新聞逼迫著生產速度,紙本媒體的固定出刊日,趕不上網路隨時更新的快速消息。要介紹新品,資訊一個月後也都舊了,或是商品已經銷售一空,讓人趕不上流行時脈,以往雜誌的內容重心完全被取代。雜誌給人資訊正確的信任度與更深入的介紹,現在許多的閱聽眾似乎不在乎資料來源性與背後深入的故事性,只在乎話題性炒作,資訊發酵期間也變的非常短暫。品牌快速爆紅與迅速殞落,已成了現今的家常便飯。
閱聽人習慣的改變
當智慧型手機已人手一機,行動上網成為了平日資訊最大的取得來源,數位內容成為主流,紙本雜誌開始走向下坡。大量的資訊透過網路,以免費的方式給予閱聽者,快速即時的訊息,更快的透過文字、圖片,甚至視訊來傳達,經過社群網站、軟體的即時分享,通通透過手機或是電腦來獲得資訊。而養成這樣的習慣後,再回頭要消費者掏出錢來買實體雜誌,意願更加薄弱、門檻也更高。兩三年前,採用隨書附加贈品的方式,雖然是個兩面刃的做法,但還能勉強保有銷售率,不過當廣告主也拋棄紙本,將預算大量轉往數位內容,更扼殺了一條刺激消費的方式。
編輯責任加重與考驗
正因為雜誌銷量開始下跌,成本問題被推上台前檢視,而最大的人事開銷成為主要標的,縮減編輯團隊,每個人的工作份量越來越加重。一個成熟的編輯團隊,應該是每個人執行拿手的單元部分,分工合作與團體執行並進,服裝編輯執行搭配;採訪編輯執行訪問,將專業的一面展出。不過在人手不足的情況,甚至要求兩三個編輯執行製作整本雜誌的病態業界,在每個月的截稿輪迴壓迫之下,很難一直產出良好、有深度的作品。甚至還要兼顧著網路即時消息的轟炸,在新媒體的考驗下,多工處理已經是基本必備條件,要會企劃、寫文字、懂攝影,還要直播主持,那充實自己的時間與熱忱很快就會消失殆盡。
通路也迅速萎縮
書店越來越少也是不爭的事實,或是根本改變成另一種消費商場。前幾天到了大阪美國村一帶,有間我之前一直會造訪補貨的獨立書店-Standard Bookstore,原本是上下兩層上百坪的空間,豐富的選書與特別的企劃,還有大量的雜誌刊物,給予了這區最大的資訊補給。不過半年後到訪,一樓空間卻成為平價服飾Wego的店面,原本的書店範圍被擠到地下一樓,人氣更加稀稀落落,更別說小型的書店,連在日本這個喜愛閱讀實體的國家,都面臨挑戰。
小眾刊物的獨立奮鬥
不過還是有許多的編輯們獨立奮鬥著,維持著小眾的閱聽人支持,靠著自己的熱誠持續提供著整合過、有深度的內容,與網路的快速資訊做出分別。的確,有深度能達到目標眾心坎的內容,才是媒體最需要產出的部份,好的讀者還是很多,有用心付出專業,讀者還是會持續的支持,或許有點辛苦,不過得到讀者們的正面回饋,是每個編輯最盼望得到的報酬吧!
紙本不會完全衰敗,換個方式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Photo via:Chez Kuo, Wazaiii